《玉蜻蜓》原是弹词“沈家本”和“金家本”。“沈家本”讲的是沈君卿的发迹故事,“金家本”讲的是金贵剩,即大家熟知的“申贵升”的故事,沈君卿和金贵升是好友,他们的儿女又配成了姻缘,故而得以把这两个完全不相关的故事生搬硬凑地联系起来。

越剧《玉蜻蜓》在男班艺人时代就有了,算是传统的老戏。但这个戏原是平生最不爱看的。传统的骨子老戏宁可看《盘夫》,也不看《玉蜻蜓》。现在回想起来,是这个剧本被人改得太乱太多,而之前看的俱是不好的版本吧。或者有些戏,要随着年龄的增长,才能真正地看懂。

第一次看的是《玉蜻蜓》全本,浙江的一个越剧团编排的。申贵升和王志贞青梅竹马,被张雅云的父亲拆开,新婚之夜申贵升出逃寻找王志贞,重头戏锁定在“搜庵”、“夺子”上。这个版本明显是反封建道德的宣扬。王志贞被封建势力迫害,被人陷害拆散了初恋情人;申贵升不是婚外恋,不是结婚三月后才认识的王志贞,新婚之夜便出逃,人是纯洁的,这样才符合道德风化。

二次看是电视上戚雅仙的《庵堂认母》,这个戏是剧作家傅俊专为爱妻量身定做的,戚派的“苦”全都淋漓尽致地挥洒出来。王志贞在这里更是升华到了受尽封建势力压迫,“十八年来悲痛事,要将这经过原委说清爽”,“你可知志贞冤屈如山重,你可知志贞苦水如汪洋”,接下来唱的也是“青梅竹马被拆开”的版本。这种带有浓厚说教意味的戏不禁令人乏味。

后来听说芳华的《玉蜻蜓》很好,无奈君安已在大洋彼岸,拿了录像资料看,也只是看了个囫囵吞枣,总有先入为主的不喜欢。

直到现在,直到君安的重新归来,直到我自身步入社会,初尝人间况味,才明白,这实实在在是一出好戏。

不是一场戏,而是一场人生。悲剧的始作俑者不是某个人。王志贞从小误落尼庵,只能栽艳丽而轻佻的桃花聊以自慰;申贵升从小指腹为婚、奉命成婚,然而就像贾宝玉与薛宝钗一样,“空对着晶莹高山雪”,不一样的价值追求令两个人只能同床异梦。

一个是“对花自嗟叹”,一个是羡恋“世外仙殊林”,忘不了申贵升与王志贞初次邂逅在桃花林,狂傲书生对女尼种桃的嘲讽,而王志贞的争锋相对,则是两人的缘起。

申贵升第二次来,则是“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申贵升装病,“哎哟”一声,的确是“又是恼人又惹人”。

如果说在放生池,申贵升只是“梅花透露春消息”浅浅的试探,在罗汉堂数罗汉诉长眉大仙的时候,则是倾尽肺腑,一连21句,句句启人心扉,而到观音堂,则是声泪俱下,是哀求,也是控诉。

两人终于决定“男弃龙门女弃佛门”,龙门佛门都不能阻止爱情。爱升华到这一刹那,年幼一如当年的我,岂能看懂?当另一版《玉蜻蜓》完全背离这一种种。

张雅云在观音堂的控诉也颇有看点。只是张雅云实在只是个追求功利性的凡夫俗子,拜观音也蕴涵深意,一语双关,每一句都逼迫着王志贞交出申贵升。这样的人,无怪乎得不到申贵升的爱,她倘若嫁给一个热衷现世的人,相夫教子,助夫功成名就,或者能享尽夫妻之爱、天伦之乐,只是她像薛宝钗一样,爱错了人,也嫁错了郎。

戏看到申贵升的消逝,已经完结了。庵堂认母,则是另外一场戏,另外一场悲剧了。

回味过去,他们的幸福也只在王志贞给申贵升画像,申贵升端着书本,回头笑着对志贞说:“你画啊。”

而志贞,无限欢爱在心中。她说:“玉蜻蜓已非君独有,不在你腰间在我心。倘若我心中没有玉蜻蜓,笔下哪来这意中人。”

直到这一刻,我才发现,申贵升与王志贞的故事是如此感人。而只有岁月的沉淀,只有经历了人事,经历了爱,才会懂得,懂得一场普通的戏的不平凡。

再说说芳华的演员吧。李敏是明显地进步了。王派非常地有韵味,嗓子非常地亮,她的中高音很有优势,嗓子亮而不尖、清而不脆,不像傅派吕派混唱的一些人的单丝线唱法;也不像一些“痨病相”的王派演员,要把音降几个调才能唱上去。表演很富有激情。而王君安,让我改变了对一个流派的看法,改变了对一个剧本的看法。君安一站到台上,浑身都是戏。嗓子是不敌十几年前了,许是多年没唱的缘故,许是身体不好的缘故。罗汉堂21句唱下来,有些气息不够了。不过修饰得很好,很用心,现场根本看不出来。表演是一贯的清丽脱俗,比以前更好了,或许成熟的人更善于表演了,尝尽了人生况味,才能更懂戏,更好地表现悲剧。

张雅云表演得好,唱得也好,唱腔设计上声腔处理也显得既稳重大方,又冰冷无情,端庄大方,威而不露,比“严兰贞似泼辣”的版本要好很多。或许,张雅云本来就不是个撒泼的人物,比如她和申贵升吵架,其父赶来劝架,她首先说:“惊动父亲,女儿不孝。”礼数周到,落落大方,却又时候个遏制真情,礼不容情的“冷美人”。不过芳华的张雅云的演员有点老了。不知是不是化妆的缘故,李敏并不显老态,由于出湛的演技,在恋爱的时候还有些天真活泼;而张雅云稳重扮淑女的时候竟有一丝老旦的味道,额头也有许多皱纹——不知是粉底匀得太少没遮住,还是傅了太多的干粉,皮肤干燥就显了细纹。

现代科技发展到今天,这应该是最完美的玉蜻蜓了。比如王志贞开窗时打的灯光,表示开窗亮光进了屋子。虽然打下来的光过亮,有些假,然而毕竟是进步了,舞台不需要华美,能更好地突出剧情,已是尽善尽美了。(福建芳华越剧团官方论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