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夜,“花”好月圆。千余位新加坡观众来到滨海艺术中心剧场,在月色的伴随下,欣赏了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最后一场演出《藏书之家》。这出具有人文气质的越剧得到了当地文化界的一致认可,令他们对越剧的多样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此次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新加坡共演出三场,前两场的《梁祝》属于老戏新排,着力于传统戏的创新,而最后一场《藏书之家》则从现代人的角度探讨了戏曲在文化内涵上的可塑性。

首演于2004年的《藏书之家》以宁波天一阁——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为创作背景,在虚构的人物和情节中,展开的一段悲壮而荡气回肠的藏书故事。

《梁祝》和《藏书之家》,选哪个戏看?新加坡戏曲学院的学生选择了后者。因为他们觉得后者听起来“更有文化”。为什么不是两个戏都看?年轻的学生笑着说,因为票太贵啦。他说,平时的戏曲演出票价都是10元、20元(新币,相当于人民币约50元、100元)的,这次最高价要130元(新币,相当于人民币约650元),他们只好选一个看。

与戏迷喜欢看传统戏不同,当地的文化界人士也对《藏书之家》深感兴趣。读书、藏书,这样的题材让有文人情结的华人充满向往。而昨天的演出没有辜负他们的期待,幕布拉开,天一阁主范容等剧中人为书坚守的精神,让剧场内涌动着感人的情怀。在华人占人口总数70%以上的新加坡,中国传统文化和文人精神,在今天依然无言地发生着影响。

一位姓杨的当地观众注意到了《梁祝》与《藏书之家》与浙江地域文化的关系。在与记者的交流中,杨先生说,他才知道杭州西湖边的万松书院是传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起读书的地方,而宁波的天一阁则是藏书故事与文化内涵交织得很完美的典范。当记者告之,传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走的就是“钱塘古道”时,他对浙江文化有了认识和期待。他笑称:你们的越剧真有文化。

事实上,在各种文化交融的环境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戏曲,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越剧在这里,受到了业界的尊重与推崇,当地有影响力的文化人倾巢出动,赶来买票看戏,新加坡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纸《联合早报》用了一个整版专访茅威涛。

敏感而细心的观众更有“新发现”。按新加坡戏曲学院院长蔡曙鹏的说法:原来,小百花团是“青春戏曲”的鼻祖。他说,现在流行的“青春戏曲”,用年轻姣好的演员来呈现戏曲的极致之美,比方白先勇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而小百花团无论是它产生还是至今保持的戏剧理念,都有青春戏曲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特点。(记者 吴带)

(摘自 《今日早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