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戏剧类期刊现状扫描
蔡兴水
据报道,孙觉非(红豆)创办的公益性戏剧文化网站“咚咚锵——中华戏曲网”在近期私人网站评比中获得“中国优秀文化网站”的称号,这是艺术类唯一的获奖网站;另有统计消息称,2002年上海文广集团所属各文艺院团演出总场次达6637场。
相比于戏剧界的这些动人的喜讯,当代戏剧类刊物的声名要黯然得多。而比起月发行量达数百万份的《故事会》、《读者》等刊物,甚至比起文学类较好卖的、受欢迎的《收获》、《当代》和《十月》等刊物,戏剧类刊物的处境也显得颇为尴尬。当代戏剧类刊物在运作中承担着双重的重压:一方面是整个文学艺术类期刊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普遍下跌、发行量大滑坡;另一方面是戏剧舞台演出在世纪之交受到影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的公然叫板,丧失了原有观赏市场的大片河山。戏剧类刊物正步入艰难而孤寂的审美旅程。
说起来,当代戏剧类刊物几乎是与理论、美术、音乐、电影及综合类文学期刊等刊物同步创办的,当代最早的戏剧类刊物是1950年4月由全国剧协创办的月刊《人民戏剧》,而后与众多期刊一样经历了“文革”劫难。在1970年代末期至1980年代前期,当代戏剧类期刊的发展一度相当喜人,娱乐和研究并重,满足专业人员与大众各取所需的办刊风格,赢得业内人士及百姓的叫好。然而,商业化侵入整个文化市场后,戏剧的竞争力遽然萎缩,以至于彻底地走向边缘。现在,几乎难以找到一家完全不靠政府或基金会等有关部门赞助或拨款而可以支撑的戏剧类期刊。戏剧期刊成为期刊界的一个弱势群体,到处化缘、压缩开支,而仍然捉襟见肘,举步维艰。
客观地看待当前的戏剧刊物,也不是完全一片黑暗,应该说是喜忧参半,而更准确地说则是忧多于喜。概而言之,当前戏剧类期刊具有以下的特点:
一、各显神通。当前的戏剧类期刊基本上是靠拨款来维持生计的。戏剧期刊在市场上的销售额几乎等于零,仅有的销量是通过有限的邮局预订和杂志社的零星购买,这是令戏剧编撰人员痛心和悲凉的苦涩现实。戏剧类期刊总体亏损,印数越多,负债越高。从目前来看,经费比较充沛的可能要数那些政府重点扶植的戏剧剧种的对应刊物。按理说,一个省市区扶植一个戏剧类刊物应该不算是多大的负担,但是事实上经费按期到位的渠道并非如此顺畅,许多地方戏剧刊物已经到了难以为继、自谋生路的地步。随着今后变拨款为投资的新一轮文艺改革策略的实施,戏剧类刊物又将面临新的挑战,或许是机遇,或许是消亡,对每一家戏剧刊物也许只有冷暖自知了。
二、各有千秋。总体上来看,戏剧刊物的市场是萧条的。但是比较各家刊物,似乎都有不同程度的应对策略,并且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个性特征。
京城是全国最大的戏剧舞台,不仅院团林立,仅国家所属戏剧团体就达近十家,而且拥有全国资源最为丰富的戏剧从业人员、学者、专家,开掘不尽的戏剧空间使得《中国戏剧》这样的刊物不仅不见憔悴,反而出落得更加雍容大方,2003年的《中国戏剧》从版面外观到内容上都焕发出新的姿态。另一家京城的专业类刊物《中国京剧》由双月刊变成月刊,这是京剧得到扶植有望振兴的潜在信息的外射。
《上海戏剧》前些年基本靠政府拨款和自谋生路双向渠道来办刊,有一度是办“白玉兰奖”得到有限的经费,还靠办专刊来应对每期的开支,今年将重组资金来源,与上海市委宣传部一家期刊联合办刊,届时将有新的变化。
各省市区戏剧类期刊也大都在挖掘各自的特色和空间,企图靠地域、个性来立足于戏剧界。譬如黑龙江省的《剧作家》每期基本上用一半以上的版面来刊发剧作,以剧作带动戏剧理论,产生了一定的效果。浙江省的《戏文》突出越剧故乡的资源和特色,通过报道文艺院团的信息,通过“戏迷沙龙”的开辟,成为越剧信息最多、文科大学生翻阅率最高的戏剧类刊物。福建的《福建艺术》和江苏的《剧影月报》是两家戏剧和影视、歌舞以及美术、音乐等并重的刊物,以戏剧为重点,兼顾其它艺术门类,这既是戏剧的无奈联姻,也是戏剧的自我变通和市场妥协。前者显得精美小巧,后者则较为深厚现代。湖南的《艺海》也是走戏剧与艺术交融的道路。河南的《东方艺术》和安徽的《文化时空》改版后显出走市场时尚道路的意向,戏剧信息几乎消弭于其它时尚板块之中,但其中也许会产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悲壮一幕。两本地方戏剧期刊《四川戏剧》和《当代戏剧》(陕西)显得较为庞杂喧闹,除了突出各自的某些地域色彩外,其它的特征似乎还不够鲜明。倒是河北的《大舞台》虽起步较晚,却显得质朴坚实,给人一步一个脚印的好感,但能否坚持下去,只有等待未来时日的检验。
三、各有苦衷。考察众家戏剧类期刊,还是可以发现不少问题。一是戏剧类期刊总体来说显得观念比较陈旧,从版面设计到栏目规划都缺乏现代感,许多刊物还维持在1980年代以来美人图作封面封底和单调条块的板式窠臼之中,大同小异,易使读者产生厌倦感和排斥感。二是刊发文章良莠不齐。许多戏剧刊物的写作队伍显见是些“散兵游勇”,缺乏戏剧写作的高手和新手,稿源相当匮乏,发表文章难以优选劣汰,这是读者拒读戏剧刊物的显著原因之一。三是戏剧编辑总体素质有待于大力提高。
(摘自 《文汇读书周报》)
“咚咚锵”注:“咚咚锵——中华戏曲网”于2001年10月在“电信杯”第二届中国优秀文化网站评选中获得“中国优秀文化网站”称号。此文中提及的“私人网站评比”有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