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一个属于越剧的春天。这个春天,越剧走完了她的百年旅程,又乘着东风,开始了新的征程。??趟过并不漫长的历史河流,我们看到了那个最初的草台,那些最初的祠堂,还有期间无数晃动的身影。
??百年越剧的故事,就这样弥漫而来……
??1906年3月27日,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越剧在东王村诞生。
??一百多年前,嵊州的许多农民曾经像候鸟一样,随着季节的转换往返于家乡和遥远的他乡。呼唤他们回家的,是家乡的农田等待着插秧,陪伴他们远走的,则是嵊州人特有的技艺——落地唱书。
??1906年,照例是清明节前,有一群唱书艺人回到了家乡甘霖镇东王村。村子里马上热闹起来,人们聚在一起央求他们讲一些沿途见闻和奇闻逸事,让大家分享其中的乐趣。每当这时,艺人们总是高谈阔论,神采飞扬。就在那样一次聚会中,艺人们提到了想把唱书改成演戏的想法。也许艺人们当时只是这么随便一说,但是,村民们却被激起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你一句,我一句,本来还在设想的事情硬是在村民的怂恿下商定成了一个即将变现的事实。
??艺人们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并邀请了邻村艺人高炳火、钱景松、袁福生等前来参与策划和表演。这样一来,村民们更是心情兴奋,翘首以待。
??1906年农历三月初三(3月27日),东王村香火堂前热闹非凡,村民们都等着看回乡唱书艺人登台演戏的稀奇。这边,村民们在空地上忙着搭台——一个用四只稻桶垫底,上面用门板铺平的草台;那边,李世泉、钱景松、高炳火等几位演员忙着按照戏中的角色,穿上借来的竹布大衫、马褂、竹布裙、女人的包头;旁边,几位妇女忙着用鹅蛋粉当水粉、用大红报纸蘸水当胭脂、用锅底灰当眉笔帮演员们化妆。
??当晚,在村民们期待的目光中,艺人们终于粉墨登场!他们演出的剧目是《十件头》、《倪凤煽茶》。由于参与演出的人数不少,台上表演、后台帮腔,演员劲头十足,气氛非常热烈。两三个小时的演出,村民们还来不及细细品味,就已经落下帷幕。??东王村唱书历史悠久,艺人众多,村民对演出剧目的剧情早就耳熟能详,但是,眼前这个场景使村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鲜和兴奋!因为多少年来,他们见到的唱书人就是一个生活中的普通人,他们习惯的方式就是听唱书人用比较生动的形式讲故事,而现在,他们原来熟悉的唱书人已经变成故事里的人物,他们见到的是一些演员在共同表演一个故事。他们觉得,今天真是开了眼界了!
??当然,当年东王村的村民们不会知道,就在他们怀着兴奋和新奇的心情观看唱书人第一次上台表演的那一刻,越剧诞生了。无意之中,他们目睹了越剧的诞生,成了历史的见证人!而东王村也同时成了越剧的诞生地。越剧百年的历史,就从那一刻向我们走来。??东王村是个傍山小村,离甘霖镇只有三里路,自古以来没有演过戏,如今,又是当地人自己演戏,村民个个引以为荣,奔走相告。第二天,周边村民纷纷涌到东王村来看戏,获得很大声誉。??不过,当时人们对这种新出现的表演形式一时还找不到确切的称呼。鉴于当时嵊县有绍剧“紫云班”,台上穿的是红袍绿袄,耍的是刀枪棍棒,人们称它为大班、大戏,而东王村演的相对比较文气,于是,群众和艺人便把这种新兴的表演形式取名为“小歌文书班”,后来又简称为“小歌班”。后来,李世泉、钱景松、高炳火等人组成的戏班到外地演出,观众看后都不知道叫什么戏,既无丝弦伴奏,又无锣鼓敲打,只听到板鼓击出“的的笃笃”声,就冠它为“的笃班”。“小歌班”和“的笃班”其实就是越剧的两个乳名,一直沿用了十多年,直到1922年,马潮水、王永春等人在上海进入大世界演出时,才更名为“绍兴文戏”。
甘霖镇马塘村,百年越剧无法跳过的节点。这里,有一段关于落地唱书的故事。
越剧作为一种戏曲形式诞生于甘霖镇东王村,并不是莫名其妙蹦出来的,它经过了母体几十年的孕育。越剧的母体是落地唱书,而落地唱书的前身,则是嵊县的田头歌唱。如果说田头歌唱发展成为落地唱书更多的是因为历史的原因,那么,落地唱书的发展则更多是依靠了马塘村的唱书艺人。因此,马塘村被誉为落地唱书的发源地。
??田头歌唱最早源于农民劳动之余的娱乐,在甘霖一带很是流行。据史料记载,甘霖镇马塘村的田头歌唱,早在清道光年间,即1820年之前已蔚然成风了。长期积累的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使嵊县农村充满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同时也哺育了一大批民间艺人和民间歌手。??清咸丰元年(1851)前后,马塘村有位闻名乡里的歌手叫金其炳,不仅歌声动听,而且能够见人唱人,见物唱物,深受广大农民欢迎,不少青年农民还向他拜师学艺。当时,一般人唱书用的佛曲、宣卷、道情、莲花落等俗曲小调,而金其炳则利用自己的嗓音条件对曲调进行创新,由艺徒为他帮腔,唱出了一种新的曲调。新曲调有点像民歌,又有点像“宣卷调”,但又与两种曲调不完全相同,其特点是每唱一句,都带有“四工合上尺”的拖腔,唱起来自由,学起来容易,听起来美妙,并富有浓厚的嵊县乡土气息,格调非常清新,被称为“四工合调”。金其炳主创的“四工合调”,为田头歌唱注入了一定的艺术成分,也直接促成了后来落地唱书为杭嘉湖地区观众所普遍接受。??由于金其炳多才多艺,而且所唱内容多与农民群众的日常劳作和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他以“四工合调”歌唱的不少歌谣为当地农民广泛传唱,他本人也随着名扬剡江南北,并经常被请到农民家中唱书。??从1851年前后算起,金其炳从田头歌唱到被人们邀请到台门、天井演唱的十多年时间,越剧史上称为田头歌唱时期。
??清代,嵊县剡江两岸自然灾害连年发生。据县志记载:道光三年(1823)、同治三至六年(1864—1867)、同治八年(1869)、光绪十五年(1889)七月,都曾发生重大灾荒,民不聊生。此外,清政府十分繁重的苛捐杂税又进一步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不少人被饿死,不少人背井离乡,沿门乞讨,嵊县农民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在这样的特定背景下,部分农民开始利用民间曲艺作为谋生的辅助手段,沿门唱书换取食物,世称“唱年糕”。金其炳凭着自创的“四工合调”和高超的演唱技艺,带着一些祝福送彩的曲目,于1863年前后走上街头村庄卖唱乞讨,收益甚丰。之后,马塘村附近的后朱、赵马、柳岸等村农民也纷纷效仿卖唱,最后甚至扩大到全县农村,队伍十分庞大。
??沿门唱书成了当时嵊县部分农民谋生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成了一种特定的地方曲艺。
??沿门唱书的形成,意味着越剧的前身——落地唱书已经走上历史的舞台。落地唱书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即沿门唱书和走台书,期间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就是金芝堂。??金芝堂原名金和林,是继金其炳之后出现的马塘村最好的唱书艺人。金和林聪明异常,记性特好,很小就能随口编唱见闻。少年时学鞋匠手艺,学成后去杭嘉湖一带补鞋,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由于当时补鞋生意清淡,他常设鞋摊于茶楼前,发现当地茶馆林立,茶楼唱书风靡一时,而且唱书人收入可观,有“在家农忙三季,不如外出唱书一季”之说,于是,开始一边唱书,一边修鞋,有书唱就唱书,无书唱再修鞋。长期以来,杭嘉湖一带的唱书都基本固定在茶楼,农民要听就得进店,金和林却经常挑着鞋担把“书”送到农民的家门口,而且,他的唱书比较生动逼真,受到广大农户,特别是老弱妇幼的大力欢迎。
??尽管当时嵊县人外出唱书的人数量众多,但大多局限于农闲唱书,农忙务农,很少有人去钻研唱书的技艺。相比之下,金和林和其师弟相来鑫算是“专业”的唱书人,因为他们常年在外唱书,基本靠唱书为生。为了在杭嘉湖这个茶馆林立,唱书名家众多的地方争得一席之地,金和林经常去听别人唱书,包括评弹、琴书、三跳、滩簧等文书武书,偷他们的拳经。每次他挑担进城,总是把鞋担歇在茶馆门口,边补鞋边听书,每次听后都有很大收获。不久,他便在学习和吸收中开始了对原来唱书的大胆改革。
??金和林发现,别人唱书既有历史故事、家庭伦理方面的文书,也有社稷争斗的宫闱武书,内容丰富,人物众多,一夜说不完,扣子一扣,明日请早。听众要知后事,不得不下次再来。而金和林他们自己唱的书都是短小的农村故事,相比之下,难以吸引听众。之后,他就把《养亲爿回娘家》、《蚕姑娘》等短小书目的故事扩充延伸,加上一些曲折动人的情节,使原来只能演一夜的小书成为可以演上两三夜的中篇书目。此外,金和林还从传书、卷书、唱本中寻求新的书目,并新创了《双珠凤》、《玉蜻蜓》、《珠蟒袍》、《赖婚记》等一批长篇书目,其中《珠蟒袍》能一连唱八个月,成为落地唱书中最长的书目。从此,落地唱书书目有了堂书开篇、小书和正本长书之分。
??金和林和师弟相来鑫在开创新的长书目的同时,还潜心钻研表演技艺,如明确区分表、白、唱的功能和形式,明确交代人物间的关系,又配以一定的手势动作,并注重语气及面部表情的变化,致使情感流露真实感人,收到很好的效果。当时杭嘉湖的观众赞他们的表演“声情并茂”,称他们为“草木才子”。
??1879年春节,金和林等唱书艺人,堂而皇之地进了余杭县方井街乐阳楼茶馆唱书,坐在小舞台桌子旁边唱书,主唱者时坐时立,时而围着桌子走动演唱,伴唱者则坐于桌旁,击鼓打板,接腔帮唱。落地唱书由此进入了后一阶段——走台书。
??金和林和相来鑫在唱“走台书”之后,便改名为金芝堂、相金堂,并把名字绣在桌围上,挂在走台桌上。从此,金芝堂、相金堂名扬杭嘉湖地区。
??在后来走台书演出实践中,金芝堂发现用“四工合调”演唱四句八对的彩头话和短小的书目很是合拍,而用来演唱长篇却明显不能适应。1889年,正当金芝堂他们在余杭葫芦桥茶楼唱书时,恰好“湖州三跳”艺人也来此演唱。“湖州三跳”唱的是“劝世调”,曲调柔和,帮腔灵活,可长可短,可根据演出需要随意运用,与此同时,演员还手执“三跳板”边唱边击,可随剧情变化击打出各种各样的节奏。金芝堂听后大受启发,便学习了“劝世调”的精华,融化于自己的“四工合调”中,改帮腔衬字“四工上合尺”为“呤嗄呤呤嗄”,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新创了曲调“呤嗄调”。同时,仿照“湖州三跳”的形式,手中拿起了“三跳板”。从此,落地唱书的曲调和形式又有了新的发展。
??“呤嗄调”的产生,从根本上解决了唱书所需叙述腔体的大难题,这是落地唱书时期的一个重大突破,不仅促使了唱书自身的日益完善,而且也为日后越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虽然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艺人们分成南北两派,“呤嗄调”也因此有了“呤嗄南调”和“呤嗄北调”,但他们共同的艺术根基最终还是使他们归结到了一起——于1906年3月27日脱胎成为越剧。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