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人们明知道尹派艺术已有了第三、第四代传人,但越剧迷们只要一听到尹派唱腔仍要情不自禁地回忆当年尹桂芳、尹小芳的风采。尹桂芳开创了越剧舞台以女小生为台柱的基本格局,尹派的唱腔更增添了越剧女小生的魅力。而尹桂芳的高足尹小芳对于推动越剧尹派艺术的发展,功不可没。她代师授艺的青年演员茅威涛、赵志刚、肖雅、王君安等如今都已成名成家了。

“小先生”好“挑剔”

一见面,尹小芳就马上“澄清”:“我不是茅威涛、赵志刚他们的老师,我没有正式收他们为徒过,我是代师传艺的,当时他们都叫我‘小先生’,现在叫我老师,是尊重我。”

尹小芳13岁从艺,初学花旦,被尹桂芳老师赏识,16岁正式收为门下,改演小生。1950年进入芳华越剧团,刻苦钻研尹派艺术,还得到了昆剧前辈方传芸、周传瑛的指导,逐渐在舞台上形成了表演潇洒自如,以腔传情,纯正醇厚,柔和悦耳的特色,既继承了尹派,又不失自我。从50年代开始,尹小芳作为尹派嫡传弟子已为广大听众所推崇。

80年代的一天,上海越剧院的青年演员赵志刚拿了《汉文皇后》剧本请尹桂芳老师教戏。文革中被迫害致残的尹桂芳,连讲话发声都困难,她便把《汉文皇后》的教戏任务交给了她爱徒伊小芳。尹小芳从设计唱腔、安排表演动作到化妆各个方面指导赵志刚,在师徒俩的共同努力下,《汉文皇后》的演出获得了成功,赵志刚从此开始在越剧舞台上斩露头角,成为剧男小生中的佼佼者。从茅威涛、赵志刚开始,尹小芳“代师传艺,承上启下”。

这么一位无私奉献的“小先生”,在舞台上却是出了名的“挑剔”。为了养成舞台上挺拔的习惯,尹小芳平时坐姿和走路都非常注意,她教学生就是从平时的生活习惯开始教起。

对于服装、道具等细节,更是要求尽善尽美,当时好多服装、唱腔、音乐的艺人都怕与她合作,但在合作之后往往又会感叹学到了好多。她会根据人物的心情、剧情来随时更换服装的款式、颜色搭配,还吸收了颜色的丰富寓意,现在看她的有些服装,仍觉得时尚。

对于唱腔的琢磨,她到了忘我的地步,从呼吸的长短,表情的喜哀,她都日思夜想,设计了无限的可能。一种思念,在《桃花扇》和《叹月》的不同人物中,就演绎出了不同的版本。尹老师在采访时一直强调,戏曲一定要有人物感,人活了,戏就活了。

尹小芳一度被人戏称为“上海乡下人”,她常常在演出前的大半天都一个人关在化妆室里细致地描画,从不假手他人,也不接受媒体宣传报道,有一次,甚至假扮保姆来躲避记者的采访,完全一门心思放在演戏上。她一直都以未经过正规的教育为憾,即使是在盛名之下,也保持了一份自知的谦虚和纯真,体现了老艺术家的品格。

“挑剔”的尹小芳无限崇拜地和我们回忆起老师尹桂芳的风采,“虽然老师一字不识,但却气质高雅、卓而不凡,她演的《屈原》我只演过一次,就不敢再碰,那是只有老师才演得好的作品,我演不好。”这不禁更让我们痛惜晚生了几代。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