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英、钱永林 一、入科学戏
马樟花生于1921年农历九月初四,嵊县新联乡马家村人。父亲马双全(1950年去世),生有三男一女,马樟花排行老二,从小活泼机灵,深受父母宠爱。儿时,她常随父母去看小歌班,慢慢产生了去做小歌班的念头。1932年,十一岁的马樟花逃到马仁村,进了一个叫“镜花舞台”的女子科班学戏。这个科班原先办在嵊县城北明心岭,后来转到马仁村。马樟花是插班生,工小生,师傅是赵樟标、吕爱宝、金瑶琴等。那时,女子唱戏被人看不起,两个月后,马樟花的父亲喜欢看戏,他很想满足女儿学戏的愿望,于是在自己家里办起了一副科班,学员不多,有马小梅、王湘芝、赵香佬等。三个月后,这副科班在村里串红台,后来流动演出于浙东、浙南、浙西一带农村。
马樟花从此走上演戏的道路。 二、上海走红
1935年春节前,在上海的王杏花托人来嵊县组班,马樟花等被雇到上海永乐茶楼,于农历大年初一开锣演出。当时,绍兴文戏女班在上海还未打开局面,只演了二三个月,就回到浙江,巡回演出于浙东、浙西一带。由于马樟花对艺术的刻苦探求,演技提高很快,赢得了山村水乡观众的赞誉。
1938年春末,在上海演出的四季春班缺小生,老板听说嵊县马家村有位小生,戏演得很好,相貌也蛮漂亮,就派人专程回嵊县,把马樟花聘到四季春班。这一年马樟花才十七岁。老板先让她唱三天“打炮戏”,演的是《盘夫》,她果然扮相俊美,台风出众,嗓音悦耳。不几天,她的名声便在上海传开了。接着上演《红鬃烈马》中的《投军别窑》,这是她与袁雪芬的第一次合作。
在“四季春”演出不到半年,马樟花闪电般地红了起来。这位艺术上才华横溢、作风上大胆泼辣,生活上追求时髦的“名角儿”,在演出排戏上,仍然与袁雪芬合作得很好。马樟花虽是头肩小生,但她没有台柱子的架子,更不挑角色,什么小生、老生、武生,乃至串演小花脸,她都欣然承担,而且都能从人物性格和角色地位出发,决不卖弄演技而突出自己。她的戏德很好。
马樟花所以能够很快风靡上海,除了她的天赋和才能,最主要的是她在艺术上的刻苦追求。她没有让天赋来束缚自己,而是用更为艰巨的劳动使自己的创作个性和表演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抓住一切机会刻苦磨炼,深入揣摩,从而很快地脱颖成才。马樟花走红后,1939年,有个“同春堂”药店的小老板名叫沈文毅,帮三友实业社做生意;他拉了几档节目在电台作宣传,在越剧界就请了马樟花。马樟花接到邀请后,没有通过剧场老板,一口答应了下来,她先是约了傅全香,不久又约袁雪芬做她的搭档,到华东电台(后改为好友电台)去播音,这是越剧第一次上电台。通过电台播音,把越剧送到了上海的每个角落。这是越剧史上一件令人难忘的事。 三、恋爱结婚
马樟花在生活上也是强者,作为一个演员,她不甘于忍受屈辱;在衣着打扮上,她不甘于寒伧的装束。她说:“人家太太小姐能打扮,为什么我们不能打扮?”马樟花的艺术造诣,使上海的越剧迷为之倾倒。但她作风上的大胆泼辣,生活上的追求时髦也为她招来了是非。过房爹、过房娘纷至沓来,送东西的络绎不绝。马樟花经再三考虑,认了一个叫徐金眉的做过房娘。徐是苏州人,通过她的介绍,又认识了一位鲍老太太,也是苏州人。她们经常同时看戏,出入戏院。鲍老太太很快喜欢上了马樟花,几次提出要马樟花的照片。马的照片从来没有出过房门,没有答应。后经鲍再三恳求,给了一张二寸半的便照。一天,鲍老太太的儿子鲍辛锄走进老太太的卧室,见到这张照片便问:“这是谁?”他妹妹开了句玩笑:“这是你老婆!”
想不到,一句玩笑话使鲍老太太动了心。她通过徐金眉向马樟花提亲。开始马樟花的父母以女儿年龄还小为由拒绝了,其实他们是认为苏州人交道难打而不答应的。但经不住鲍家的再三挽亲托媒,终于答应了。
马樟花深知,一个演员在十里洋场不过是个“三等人”。她早就抱定“宁做天上一只鸟,不做人间一个小”的主意,对自己的婚事要求:明媒正娶,一夫一妻,堂堂正正做新娘。鲍家是茶商,又在烟草公司有股份,经济条件好,鲍辛锄是大学生,是个正经人,所以她对这门婚事还是感到称心的,于1940年10月5日在大西洋西茶社举行了订婚仪式。越剧演员结婚前先订婚,马樟花还是第一位。
1941年农历二月廿一,马樟花和鲍辛锄在上海东亚饭店举行了结婚典礼。 四、悲惨遭遇
结婚后,马樟花不像过去那样爱打扮,也很少出门。她为人正直,敢说敢做,爱打抱不平。有时后台老板买劣质米做饭给演员吃,马樟花见了大为不平,一脚踢掉淘箩,骂道:“把我们当成了什么?”到电台播音的时候,有人盯梢,她先是不动声色,等走到电台附近,等盯梢人走近,突然一个耳光打过去,斥责道:“哼,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碰到有的琴师欺侮女演员,她便不客气地走上去打他两记耳光,厉声喝道:“你敢动,你下次试试看,!”总之,凡是见到有人仗势欺人,马樟花总是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但是在黑暗的旧社会,能允许她这样好强吗?
1941年夏天,马樟花在“四季春”合同期满。事先,马樟花曾与袁雪芬、钱妙花约好,一起离开“大来”(“四季春”的演出场地)另行组班。由于老板、班长横加阻挠,姐妹们未能如愿。马樟花离开“大来”后,她公公说:“为什么给人家赚钱?要演戏何不自己组班?”于是马樟花从当时在上海的十一副戏班中,邀来了支兰芳、钟云香、王小凤、姚月明等演员,在她公公的帮助下,组成了“天星剧团”,于1941年8月30日,即农历七月初七“七巧”之日,在九星戏院登台。与马樟花搭档的是“闪电红星”支兰芳,反映不错,上座率也很高。
原“大来”的老板际根棣,本想占有她,而今失去了这棵摇钱树而怀恨在心。他写匿名信给她的公婆,对她肆意诋毁,同时买通小报记者写文章,对她进行恶意中伤。有个叫王铭心的编了份十六开本的小报《越剧世界》,连载了一篇《“补丸小生“的浪漫史》,全篇充满了污言秽语,谣言编得离奇,竟说她十一岁时就如何如何。有人敲她竹杠而碰钉子,就跑到鲍老太太面前挑拨。一时谣言四起,家庭中也引起口角。马樟花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1941年农历八月十二日,夜场演出《王文龙征剿番邦》。白天排练时,饰演番女的演员不慎把马樟花右腿刺伤,血流不止。晚上的戏她虽坚持演了下来,但第二天发高烧,再也起不了床。原定在中秋节演出《梁祝哀史》,戏票早已售完,只好另请演员代替。观众听到此消息,纷纷退票,开演那天,只有七十多人看戏。由于马樟花不能上台演出,观众越来越稀,入不敷出,最后只好停演。
马樟花患的是肺结核和肋膜炎,每天躺在病床上挣扎着,但她手里仍然拿着准备排演的新戏《还是侬》剧本。她好强,还想继续演戏。病间,鲍家请了许多名医为她诊治,中药曾用大锅煎,但病情不见好转。鲍家为马樟花的病出尽了力,用尽了心,花费了钱,爱人鲍辛锄则形影不离,细心照顾。袁雪芬、钱妙花曾去看望她,悄悄问她:“你自杀过吗?外面传说你吃过'来沙尔'。”马樟花说:“没有这回事,我哪会死?我还不肯死呢!我要自杀的话,一定会成功的。如果我死的话,也是给气死的!”
这年农历十一月廿二,马樟花的病突然有所好转,俗称回光返照。马的弟弟马金富,以及小叔、小婶,因年关将近急于回家,谁知就在他们离去不到两小时,马樟花的病情又突然恶化,鲍辛锄连忙叫人赶到火车站想叫回她的亲人,无奈当时车站条件差,在茫茫人海中,哪里找得到?
1942年2月19日,即农历正月初五上午,马樟花匆匆离开了人间。这位才华横溢的一代越剧名角,犹如天上闪电,倏然熄灭了。2月22日中午12时,马樟花的葬仪在法租界徐家汇路的上海殡仪馆举行。她的遗体化了妆,面容清秀安祥,像熟睡一样。骨灰在殡仪馆存放三年后,移放到鲍家祖地——奉化县白塔洋鲍家庄鲍家山。鲍辛锄近年从美国回来探亲,专程到马樟花墓地祭奠。
马樟花是被黑暗势力包围和侵袭,身心受到损伤、心力交瘁之下,忧郁而死的,死时仅二十一岁。马樟花为女子越剧作出了贡献,她的为人和戏德,尤其受人尊重。我们在回顾越剧发展史的时候,不该将她遗忘。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