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在小歌班、绍兴文戏时期,在需要用声音来表示剧中的特定情境、渲染气氛时,是由乐队用乐器来模拟的。如用锣鼓打出“更鼓”声,用唢呐吹出“马嘶”声和婴儿啼哭声,用堂鼓击出“战鼓”声,用小锣击出“水”声,用胡琴拉出“开门、关门”声等。这种模拟的音响效果,与传统的程式化、虚拟化的表演是协调的。
  在30年代末的越剧改良和40年代的越剧改革时期,学习、引进了文明戏和话剧、电影的艺术因素,音响效果也向仿真方面发展。如1939年7月,屠杏花、施银花主演时装戏《雷雨》时,就用了“打雷”、“下雨”的仿真音响效果。1940年10月,姚水娟、李艳芳主演时装戏《蒋老五殉情记》时,也出现了轮船在海上行驶时的波涛声,和罗炳声溺海时发出的声音等仿真音响效果。常用的仿真音响效果有:用小竹管制作的“水画眉”在盛水的杯子中吹出“鸟叫声”,用黄豆在竹筛子上滚动发出的“雨声”,用木制齿轮磨擦细帆布发出的“风声”,用三夹板和白铁皮抖动发出的“雷声”,用铁榔头敲击火药纸发出的“枪声”,用两个竹节筒合击出“马蹄声”等。1963年,香港一家电影公司赠给上海越剧院两台德国造的录音机,后开始用录音机来制作仿真的效果。如60年代前期,上海越剧院演出现代剧《火椰村》和《胡伯伯的孩子》两剧时,就使用了录音机制作的机枪声和炮声,它通过音量的放大和缩小,来表示枪炮声的远和近,创造出逼真的戏剧气氛。80年代,利用录音器材,录取所需声音或复制现成的录音素材,经剪辑加工合成所需的音响效果,使用在演出之中。
  使用仿真音响效果,开始不设专职人员,通常由值台师傅兼任,在新越剧时期则由舞台监督负责,或由他指挥舞台工作人员操作。直到1954年,华东越剧实验剧团首先设置了专岗专职,由男演员改行的高立成,首先担任了这一工作。但一般越剧团体仍不设专司效果的工作人员。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