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8号即将在中山纪念堂上演的“粤剧名优群英会”由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丁凡导演并亲自参加演出,届时,该场粤剧演出盛事名伶荟萃、名剧云集,可谓一出“粤剧大擂台”。记者从中国票务网了解到,目前该剧售票已达九成,观众反响十分热烈。通过该台晚会的总策划陈德发,广东粤剧院院长丁凡在百忙中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丁凡先生是广东粤剧界的中流砥柱,曾在国内外多次演出并获得多项大奖,他的好友陈德发介绍他说:“丁凡先生虽身兼数职,又做院长、导演,还要当主演,但他任劳任怨,而且把戏迷当朋友,他领导的粤剧院一团更是被称为‘一团和气’。为了执着追求艺术,他五十多岁了依然独身,无论国内外,他都有无数的戏迷和追求者,面对他的追求者,有时连我都要出来挡驾,比如前几天就为他挡了一个加拿大的。”

聊粤剧:粤剧需要培育大环境和年轻人品味

记者:您原籍湖南,算是粤剧方言区外“北”来的粤剧名家,当时怎样搞粤剧的?

丁凡:其实我是在广东出生长大的,而我的家人都在湖南那边生活过,而且他们不喜欢看粤剧。对粤剧,我是童子功,从小就开始练习表演了。我从事这一行,家里没什么意见。认为把粤剧当一份工作,做好就行。平常家里的哥哥姐姐们也不看我的演出,妈妈算是我的最“忠实粉丝”了。所以我回到家很安静,没有人和我讨论粤剧的事。

记者:您对粤剧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怎么看?

丁凡:年轻观众有所误解,以为现在粤剧没多少人看;但要知道粤剧至今在广东的粤西地区仍然是最受欢迎的,在全国的戏种中也能排到前三,在海外也是最流行的戏剧之一。粤剧跟其它文艺形式不一样,要有一定的文化氛围,还不需要太多变的品种和题材,例如,有古装题材就几乎足够了,古装题材离这个时代虽然太远了,但是演起来观众还是喜欢看,主要是寻找那么一种远去的感觉。现代题材用粤剧来演绎不是不可以,但有时候演起来,就不是那种味道。现在看粤剧的,基本上是农村包围城市,我们也基本上是三分之一到乡下演出,三分之一在城市,三分之一在国外演出。

记者:您多次提到要在粤剧中创新,能具体谈一下如何创新、推广粤剧吗?

丁凡:我很想不通,在粤西,人家一个私人老板能养活二十余个粤剧剧团,现在我们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这一方面还是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的大环境问题,另一方面是我们怎样培育年轻人的粤剧口味的问题。我们经常把戏开到大学里演出,虽然收效不大,但还是能培养一些粤剧迷的。粤剧本身还是很有发散性的,例如外省的打工仔受到白话文化环境的熏陶,自然就被粤剧这种艺术吸引住。我们要改革,就得继承传统的粤剧精华,增加新的题材、新的元素,让观众觉得好看、有亮点,但又不能什么都放进去,搞得歌剧不像歌剧、粤剧不像粤剧的,这样子又不好。

聊艺术:现在的粤剧接班人一代比一代强

记者:您身兼院长、导演、主演多个职位,会不会对您的艺术表演带来压力?您是如何协调呢?

丁凡:有人说我是劳动模范,但其实做领导又做演员,说它科学,也不科学。因为做领导,对表演艺术毕竟有很大伤害,但培养出一种能管理好粤剧团体的专业领导尚未可行,演员兼领导的现象就比较普遍,这样的领导也相对专业得多,至少他了解这个行业的运作。

记者:红线女等老一辈艺术家都很看好您,作为中青一代的粤剧代表,您觉得自己的风格是什么?可以叫“丁氏唱法”吗?

丁凡:其实现在出名的流派如红线女老师的“红腔”都是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当时粤剧为唯一的娱乐方式,很容易唱出风格。但现在很难形成流派了,时代进步了、技术发达了,就只是多家面貌在争鸣。我也跟过一些名家前辈学唱腔,在继承与发展方面,我的唱法算是新旧结合吧,我们的粤剧唱法不像美声唱法等有一套严谨的教学方法,我们缺少对粤剧唱法的研究,而且没有什么教材,靠的是对粤剧本身的感觉。名家们唱出自己的风格,很多都是靠自己的摸索,感觉对路了,观众也觉得特别了,就形成了一种唱法。所以我觉得,粤剧界也要走音乐界的道路,规范唱腔研究,形成一套合理的教育标准。但如果说我这一代的粤剧水平如何,我觉得是一代比一代强。我曾经接受北京一个电视台采访,对方问我粤剧的接班人怎么样,我说“一代比一代强”;他们很惊讶,说老一辈的都说今天的年轻人是“一代不如一代”,你却说“一代比一代强”,为什么?我说:确实如此,以前的粤剧名家们很多可能只会唱不会打,现在的粤剧接班人们竞争激烈,个个都“唱、念、做、打”功夫很全面,而且大都是童子功,训练方法上也更科学了,只可惜的是,现在的粤剧就少了那么点气氛。

聊杰克逊:年轻人要像他一样“出戏”

记者:现在的粤剧新生代,很多一出来就冒尖拿奖,但演出的获奖粤剧往往束之高阁,不能一演再演,这是为什么?

丁丹:现在很矛盾的一件事就是有很多拿奖的作品没人看,这是某种特色和悲哀。所以我告诫我的徒弟们“不要追求拿奖,要追求有观众看”。你看像麦克尔?杰克逊,这个歌唱家尽管在私生活上有些许问题我们不谈它,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全世界的人都在看他,他在流行乐风上的创新与获得的成功,全世界都承认他。这才是真正成功的标志。我们的年轻人就像像他一样“出戏”,虽然很多粤剧新生代认为自己靠公关什么的也能混得很好,拿个奖什么的,但这并不代表艺术的成功,只有过硬的本领才能站得住脚,个人独特的艺术才能吸引更多的受众。

记者:这次即将上演的“粤剧名伶群英会”,您导演、主演的剧目有什么特色吗?

丁凡:这个群英会好导,因为大家都是粤剧界的名家名角,拿出来的戏又是每个人的经典拿手名戏,而且是现成的,不要再重新排,只要大家串场时注意一下整体感觉就行了。我和蒋文端搭档主演的是《西施之访艳》,这个剧有点新,算是对传统的重新包装吧,从舞美、唱腔到音乐都有很大的进步,观众会看得耳目一新。

聊生活:“师奶杀手”源自“形象+艺术”

记者:熟悉您的人知道您在生活上比较随意,而且很喜欢与自己的戏迷打交道,甚至有时会掏钱请自己的戏迷吃饭,是这样吗?

丁凡:我的戏迷比较多,广州、新加坡、加拿大等地都有丁凡戏迷团。我很少应酬,有戏迷经常来看我演戏,我跟他们的交往就像朋友一样,到了很熟悉的时候,在一起吃饭就不分谁请谁的问题。当然对于那些普通的戏迷我还是会保持一定距离的,吃饭的时候他们也争着买单,根本不用我动手。

记者:为了艺术,您五十多岁了还依旧单身,但另一方面您又追求者众,这个行内皆知,您是怎么挡住那些慕名而来的追求者?

丁凡:我做人讲求低调、随和,工作在团里,一年一百多场戏,又是下乡、出国,剩下的时间还要排练……个人的事,反而没多少时间处理了,觉得舒服就行。至于那些追求者,熟悉我脾性的朋友会为我挡一挡,当然一些善意的追求者,我们也会很随缘,在一起聊得来,开心就好。我待人接物、与人交往,天南地北的都可以聊两句,朋友多,也不会寂寞。

记者:在戏剧界,北方称常演话剧的濮存昕是“师奶杀手”,而网民、坊间也流传着一种说法,叫做“北有濮存昕,南有丁凡”,不但把你和濮存昕相提并论,还说你是南方的“师奶杀手”,不知你作何反应?您不结婚是不是也想一直当这个“师奶杀手”?

丁凡:我觉得还是看个人魅力吧,例如公德心就很重要。说到濮存昕,除了长得帅气以外,他的正面形象帮了他很大的忙。如果一个人样子再好,他一旦吸毒、犯罪什么的,肯定就形象尽毁的。我二十多岁时随团去新加坡演出,成为最受欢迎的演员,当时我还很不出名,关键是舞台形象吸引了观众;我第一次去美国演出的时候,被观众要求加场,而且还有一些有钱的太太送东西给我,什么摩托车、音响等,在那个年代是很值钱的东西。我想自己当时靠的是自己的舞台实力,可能身段、唱腔、扮相、人物塑造、形象符合观众口味吧,有自己的个性风格。我觉得说什么“师奶杀手”有点哗众取宠,但个人魅力很重要,这个魅力最关键的就是:艺术+形象。凭着你的形象,看你一年可以,可要看你一二十年就需要艺术魅力了。我还保持单身,并不是为了吸引戏迷,演粤剧的跟搞影视的不同,我的戏迷大多数是知性男女或者就说是“师奶”们,她们来看我,也许不知道我独身的。(陈志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