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 <!-- /* Font Definitions */ @font-face {font-family:宋体; panose-1:2 1 6 0 3 1 1 1 1 1; mso-font-alt:SimSun; mso-font-charset:134; mso-generic-font-family:auto; mso-font-pitch:variable; mso-font-signature:3 135135232 16 0 262145 0;} @font-face {font-family:"@宋体"; panose-1:2 1 6 0 3 1 1 1 1 1; mso-font-charset:134; mso-generic-font-family:auto; mso-font-pitch:variable; mso-font-signature:3 135135232 16 0 262145 0;} /* Style Definitions */ p.MsoNormal, li.MsoNormal, p.MsoNormal {mso-style-parent:""; margin:0cm; margin-bottom:.0001pt; text-align:justify;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 mso-pagination:none; font-size:10.5pt; mso-bidi-font-size:12.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font-kerning:1.0pt;} /* Page Definitions */ @page {mso-page-border-surround-header:no; mso-page-border-surround-footer:no;} @page Section1 {size:612.0pt 792.0pt; margin:72.0pt 90.0pt 72.0pt 90.0pt; mso-header-margin:36.0pt; mso-footer-margin:36.0pt; mso-paper-source:0;} p.Section1 {page:Section1;} --> </STYLE> <STYL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STYLE> <!--StartFragment-->

近日,我院两位编导老前辈莫汝城、陈小莎相继因病与世长辞。在时下缺乏编导人才的困境,这两位功臣的相继离世,是粤剧界的巨大损失。两位幕后功臣将他们毕生的时间与精力都献给了粤剧,在他们离开前的一刻还是孜孜不倦地奋斗在艺海中。可惜天意弄人,他们的离开,令人惋惜。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他们高尚的情操更是粤剧人应该学习的典范。

悼念卓有建树的莫汝城
日前,笔者在本栏刚发表了与八十四岁高龄仍精神奕奕的名编剧秦中英,一起畅谈粤剧编剧问题的文章,如今,却又撰文深切悼念另一位八十三岁高龄的名编剧莫汝城。那是因為本月六日上午,入院已不短时间的莫老因肠癌不治,霎眼间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一直為之奋斗的粤剧事业。噩耗传来,笔者心裡一沉,稍為定神之后,就禁不住提起笔来,以文寄意。

说起莫汝城的名字,也许不少读者、戏迷不太熟悉(这与歷来粤剧编剧的地位不高、宣传不够有关),但若提到他编写的粤剧作品,则影响深远,名驰海内外——由马师曾、红线女等主演的响噹噹的古装戏《搜书院》、《屈原》,由红线女、罗品超、罗家寳等主演的经典现代剧《山鄕风云》,莫老都参与了编剧(均与杨子静等合作),由红线女领衔主演的、根据我国古典名著改编的《李香君》,就出自莫老一人之手。此剧是莫老一九六二年在北京中国戏曲学院攻读戏曲编剧硏究生毕业后专应红线女之约所写,由名导演阿甲执导,反响强烈,后还拍成了电影,剧中的主题曲《香君守楼》已成了红腔名曲,广為流传。此外,他还编写过《张羽煮海》、《釵头凤》、《一枝花》等古装戏和《种子》、《金沙洲》等现代戏。

笔者与莫老在广东粤剧院共事四十多年,他為前辈,同当编剧,也曾合作多次。如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便一起编过参加省汇演的《高山红叶》、《风雪访沉冤》、《江姐》等几个现代戏;笔者创作《魂牵珠璣巷》(丁凡、陈韵红主演)时,他曾大力支持;创作《锦伞夫人》(曹秀琴、吴国华主演)时,他曾就一些史实问题作过商议,演后他又题词致贺(词為《满江红》:“红豆清词,新谱出,高凉女杰。逢世阻,洗冯携手,共安南越……勇率虎貔平叛乱,岂容鬼域图分裂”,愿千秋万代固金甌,无残缺。”)他与其他编剧同行关系也很好,一九九二年粤剧院贺编导“五老”(即杨子静、陈晃宫、陈冠卿、林楡、陈酉名)从艺五十年时,他专门作了长篇发言,并写成长文发表,深情推荐,為他们的精神鼓与吹;二○○六年杨子静病逝时,他以另首《满江红》敬輓,讚其“健笔纵横”、“清怀澹泊”、“有平生词翰在氍毹,貽后学”。他还在多次剧本讨论会上,对同行的创作直率地提出意见,并曾為之亲笔修改剧本,不计名利,令人敬重……(文/ 潘邦榛)

(信息时报报道)

著名笑星卢海潮之妻陈小莎突然辞世(图)

<!-- 正文内容 begin --><!-- google_ad_section_start -->



陈小莎的丈夫为卢海潮(右)、儿子为卢挺。 <!--br>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 publish_helper name="原始正文" p_id="28" t_id="3" d_id="2609449" f_id="274" --> 信息时报讯(记者伍世然)本月8日,著名笑星卢海潮之妻、粤剧名导陈小莎因突发性脑出血在番禺祈福医院去世,享年66岁。陈小莎遗体告别仪式已于12日上午举行,其家人、生前好友、同事以及广东粤剧界人士愈百人为其送行。陈小莎在广东演艺圈颇有影响力,圈内人都亲昵地称她“莎姐”,儿子卢挺也是本地著名主持人、演员。

发病突然亲友错愕

广东粤剧院副院长陈列东介绍,陈小莎是因突发性脑出血去世的:“她2日在番禺吃完晚饭,驾车回家时突然感到不适,立即被就近送到番禺祈福医院抢救。医生诊断是突发性脑出血,于3日紧急为她进行了开颅手术,但还是没有能够抢救过来,于8日下午去世了。”陈小莎病发突然,但是仍有很多好友、弟子等到医院去照顾,她的离世让众人都伤心不已。

卢海潮、卢挺父子,卢海潮哥哥、香港著名笑星卢海鹏,以及邓志驹、卢秋萍等演艺界人士均在12日的陈小莎遗体告别仪式上现身,作最后送别。身为丈夫和好拍档的卢海潮十分悲痛,“真的很突然,她说走就走了。我想可能是老天召唤她到天堂去排戏了。”儿子卢挺则手捧母亲遗像使劲磕头,还在发言时泪流满面地说“希望和她下辈子还做母子,”让在场人士无不为之动容。

工作积极和蔼可亲

说起对陈小莎的印象,陈列东表示最难忘她的工作热情,“她是广东粤剧院非常受人尊敬的女导演、演员。她很有才华、也很高产,给她的任务总是一丝不苟地完成。而她对待周围的人都很和蔼可亲,演员们都喜欢排她的戏。”昨日,记者拨通了卢挺的电话,低沉的声音中尽显哀伤,但他表示会继承妈妈对待艺术严谨认真的精神,“今天开始,我会像往常一样主持、拍戏,回到从前状态。我会努力工作,以此来告慰妈妈在天之灵。”

此外记者获悉,广东电视台《粤韵风华》、广州电视台《南国红豆》等戏曲节目近期都将播出纪念陈小莎的专题节目。

不可多得的刀马旦女导演

陈小莎是粤剧名家陈天纵的幼女,胞兄陈笑风,胞姐陈小茶、陈小华;丈夫卢海潮,儿子卢挺。11岁时即以童星身份踏台板,两年后进入广东粤剧团当学员,专攻刀马旦行当,功底扎实,很快以“打女”形象成名。上世纪70年代末,广东粤剧院第一次访港公演,她即伙拍罗品超演出《逼上梁山》等折子戏,香港同行、观众称其为“不可多得的刀马旦人才”。

1983年,陈小莎正式转为广东粤剧院导演(内地粤剧界的第一批女导演),先后在各大粤剧团及区县剧团执导200多出剧目,包括《柳毅传书》、《碧海狂僧》、《雾锁东宫十八年》、《南唐李后主》、《猴王借扇》、《薛丁山与樊梨花》等。同她合作过的既有罗品超、罗家宝、关国华等老一辈艺术家,也有年轻的新一辈演员。此外,陈小莎还先后为郑培英、梁淑卿、倪惠英等的“个演”、“个唱”执导或担任艺术指导。

<!-- publish_helper_end -->

<!--EndFragment-->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