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听同事讲起坐公交车时碰到的一件小事,颇有感慨。司机大概是粤剧爱好者,车中放着粤剧唱段,没想到,公交车上有多位老人家竟然跟着唱了起来,车中人不多,整个车厢仿佛成了私伙局,其他乘客成了安静欣赏的观众。
粤剧作为岭南文化的象征,享有“南国红豆”的美誉。已有200多年历史的粤剧,在有广东华侨的地方,就一定有粤剧的身影。2009年粤剧就已经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其文化的独特性与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既是城市名片和城市品牌,也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广州的粤剧私伙局众多,群众喜闻乐见,是一道别具岭南传统文化特色的风景线;粤剧专业团队水平高,多人摘得过中国戏剧梅花奖,常年有好戏奉献给戏迷们。为了保护与传承粤剧,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工作,包括整理相关珍贵档案、资料,培养和引进粤剧人才,新建粤剧演出场所,举办粤剧交流活动,《广东省粤剧保护传承规定》也于今年4月1日通过。这些当然都很有必要,但粤剧传承更重要的是培养观众,有观众才会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目前粤剧在广州文化市场的地位,还无法与其文化重要性相匹配。粤剧足够繁荣,才能体现出我们的文化自信,才能让粤剧真正成为广州文化的品牌,在国际城市竞技的大舞台上尽显广州魅力。
粤剧最终的活力要靠市场来检验,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与生活方式的变化,戏曲已经逐渐退出了主流娱乐市场,“一盅两件,喝茶看戏”的生活对大多数市民而言已经不太可能。现阶段,粤剧的保护与传承,粤剧观众的培养,新的观剧方式的养成,政府主导很重要。
在这方面,香港的经验值得我们好好学习。香港一直以来都是粤剧发展和传承的重镇,每年有1200多场的粤剧演出,平均每天至少有三场,其粤剧的繁荣得益于香港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保护粤剧传承,香港特区政府2005年拨款成立粤剧发展基金,在数所大学开设了戏曲课程。除了新建粤剧演出场所之外,还通过古建筑活化计划复建、增添专门上演粤剧的剧场。
粤剧传承,要从娃娃抓起。目前广州许多学校都推出了“粤剧进课堂”活动,有学校还推出了粤剧身段操,把手、眼、声、法、步等粤剧身段融入体操,让学生们既可健身又可以学到粤剧知识。这不仅有利于粤剧的普及,让孩子们从小培养对粤剧的兴趣,会看戏,看懂戏,让粤剧有更深厚的观众基础;还可以从中选拔出学粤剧的好苗子,让粤剧传承后继有人。时间虽长,但坚持下去,相信必有成效。
粤剧传承,要放在文化建设的角度来考量,而不要只算经济账。从现有的市场规模来看,现在让粤剧演员完全靠市场吃饭,并不现实。应该多条腿走路,用好各种激励手段,鼓励专业演员成为“粤剧进课堂”的教师,成为公园、社区私伙局的指导者,成为普及粤剧文化的志愿者,能够带动更多的人爱上粤剧文化、欣赏粤剧之美。文化市场都有一个培育的过程,广州正在打造国际交往中心,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来到广州,不妨精心策划一批粤剧精品作为城市文化营销的品牌,固定剧场固定场次上演,让每一个来广州的人可以亲身感受到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珠江游船上演出的“船说”就是一个讲好广州故事的文化品牌。有观众有市场,我们的文化也就有了生命力和感染力。(谭敏)
(摘自 《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