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主办,番禺区委宣传部、省文艺志愿者协会、番禺区文联、沙湾镇政府承办的“百家千场艺术讲座下基层”活动,日前在番禺区沙湾古镇广东音乐馆内举行。广州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倪惠英担仼主讲专家,讲授了粤剧的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

倪惠英在讲座中主要阐述了粤剧渊源、粤剧艺术特色以及粤剧申遗后如何传承和发展。追溯到元末明初,中原戏曲艺术流入广东,结合本地社情,形成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如正字戏、白字戏、汉剧等,直至明朝万历年间有潮剧和西秦剧。清初,广东粤剧还是唱官话,有全男班和全女班,到二、三十年代,开始有男女混合班及唱白话(广州话),通过不断改革并吸收西洋乐器伴奏,呈现百家争鸣之盛况,粤剧粤曲大受群众欢迎。传统粤剧唱腔将古诗词歌赋加音乐唱共冶一炉,且包容性极广,例,《胡不归》是吸收日本剧篇写成,在民间很流行。讲座重点讲述粤剧的唱、做、念、打的表演程式。由于市场经济和城市发展现代化,艺术受到多元化的冲击,几近萎缩,失去众多年青观众。倪惠英认为,粤剧今后发展要分两条腿走路。一是保留传统的表演程式,改进和充实。二是探索适合年青人口味的现代粤剧。三是粤剧进学校,编做手舞带进小学当作课间操等。

在座谈结束后,倪惠英还与听众互动,并逐一回答了知音们的有关提问,还与戏迷曲友合影留念。(许林海 陈藻)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