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旧事系列之——罗城粤剧演出的三个高潮
一
粤剧是广东白话地区流行的一个剧种,在该地区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尤其在珠三角及粤西地区,差不多每市每县均有粤剧团。而名演员(老倌)多长期在广州及珠三角演出,边远地区群众难得见到一面。1938年后日寇侵占珠三角,该地人民向后方逃难,不少人逃到罗定,罗城一时变得人口密集,热闹非凡。逃来的人其中就有多名珠三角的名演员,他们是上海妹、半日安、吕玉郎、马师曾、红线女、关德兴、靓少凤等,属于不同的剧团。罗城当时没有自己的剧团,更没有什么戏院,罗定人立即选地搭建二个临时戏棚,一个在二塚地,一个在今工人文化宫内。二塚地原本是乱葬岗,满是坟堆,但地势相对较平。搭棚师傅在坟堆上用杉木及竹塚搭成一个可容一千多人的戏棚,包括一个演出用的戏台,观众席的坐位也用竹木条及乱板搭成,毫无舒适可言。泽汇路边,今文化宫内的戏棚地址在文化宫内溜冰场处,当时未建“姚奇兰医务所”,中山酒店边,有一大片空地,在此搭建了一个大戏棚,用料及规模与义塚地的相同。由于有好些年,罗城没有电力照明,演戏均使用煤气灯。戏院内条件虽差,但却场场满座,为了满足大家对大老倌的兴趣及照顾附近农村群众的需要,有时并加开日场。
两个戏棚,多个剧团,肯定不能满足需求,它们之间,只好协调,当两个剧团演出时,其它团就休息或转到广西梧州等地演出,一段时间后,又再轮转。如此延续了几年。那段时间本人尚年小,在胞兄的带领下,两个戏棚都各观看过一次,不过除了当时场地内的情景及演员的服装动作及唱功之外,内容已全记不清了。但泽汇路边,戏棚门口旁边的大幅画着名演员剧照的广告牌,至今记忆犹新。
二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外来的粤剧团开始撤离,至年底逃难来的人也基本上返回家乡,罗城又恢复了平静。在以后的将近四年时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北到南赶走及消灭了蒋介石军队,罗定也于1949年10月29日获得解放。
解放初的罗城,到处是呈现欢欣鼓舞的景象,在歌剧的带动下,革命歌声,此起彼落。1951年建起了大戏院,1952年起连续两年时间罗城又进入了粤剧演出的高潮。当时省有关部门将广州、珠三角的粤剧人员,编成九个演出队,分赴粤西演出,以支援土改,其中的第九队,就长期驻在罗定。不时会演出一些支援土改的时装剧。以后,省里又抽调一些名演员组成省粤剧团,并到过罗定演出。罗品超、白驹荣、李燕清等著名演员都随团来过罗定。他们的唱功及演技令人倾倒。双目失明的老演员白驹荣除了令人陶醉的唱腔外,其演出动作也使人看不出其为失明人,真令人叹服。
经过以上几年的粤剧活动,罗城的演出变成经常化,当时的海珠粤剧团,后来成为罗定的建制,在较长的时间里,每月均有粤剧演出。至文化大革命开始,大搞阶级斗争,除了样板戏,其它任何文化艺术都被当作大毒草加以批制并停演,变成了“八亿人民八个戏”的局面。
三
著名的“十月风雷”,揪出了“四人帮”,折腾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文艺复兴立即来临。在罗城,兴起放旧影片及演粤剧的热潮,工商联文娱组排练粤剧在文化宫小礼堂演出,第一个剧目是《十五贯》,所有演职人员均是罗城镇人,他们演出认真,看者如饥似渴。以后他们又排练了多个剧目,较长时间地演下去。县的有关部门有鉴于此,决定组建新的粤剧团,在原有海珠剧团部分人员的基础上,再加上新培养的演员,组成了“罗定粤剧团”,成为肇庆地区文革后新建的第一个粤剧团。在排练了一批剧目后在罗城进行试公演,结果一炮而红取得成功。在罗定演出一段时间又试着到邻县演出也获得成功。以后县里又派出县委宣传部一名副部长加强领导,使剧团成为省里小有名气的演出团体。随着县杂技团的成立,加上电影院及大戏院也大量放影新旧影片,一时间,罗城的文艺活动变得空前繁荣。
改革开放后,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境外的流行歌曲、卡拉ok开始流入,收录机、电视机也逐步普及,加上临时组合的演出团体不断增加,人们有多种选择,口味也在改变,粤剧的上座率(尤其是青少年观众)开始下降。但是“罗定粤剧团”仍屹立不倒,进入九十年代还被升格为“云浮市粤剧团”坚持至今。不管她今后前途如何,但在那个历史阶段,她是功不可没的。(关哲)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