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凤和关美丽师徙二人合影

豫剧大师马金凤是人们公认的“20世纪舞台生命最长的豫剧表演艺术家”,享有“洛阳牡丹”的盛誉。在她七十余年的舞台艺术生涯中,她不仅执著于戏剧艺术的追求,在栽培梨园新苗上,更是倾尽了心血。既有丰富的内在表演,又有大家闺秀风范的“豫苑春梅”――关美丽,就是马派传人中最耀眼的一位。

  钟情马派 无怨无悔

“梅花香自苦寒来”。关美丽是关林龙门镇人,由于父母都喜欢戏曲,在闲暇之余总喜欢哼两句,在环境的熏陶下,聪明乖巧的美丽自幼就对戏曲异常着迷,尤其是对马派艺术情有独钟。13岁那年,酷爱戏曲的她离开了龙门镇的家,考入了当时的洛阳文化艺术学校。在艺校里除了她别人都是正式练过功的,当时按功底排位,她总在后面一排。但是,有着坚强性格的美丽并不甘心,她要用她的勤奋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晚上别的同学都休息了,她一个人还在练功房里拼命地练,三九寒天,别人还在暖暖的被窝里,她已早早的起床穿着薄的彩裤在雪地里练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历经风雨的美丽在毕业那年终于见到了彩虹,她的功力不仅有了很大的长进,而且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市豫剧团,但是,由于自己对马派艺术的由衷热爱,她放弃了进省市豫剧团的发展机会,一门心思进入了马金凤老师所在的洛阳市豫剧团。

刚进剧团,由于自己年龄小,所以经常跑龙套。但是,勤奋好学的美丽并未因此放弃,依然执著追求。只要有马金凤老师的演出,她每次都提前化好妆,躲在旁边的幕帘后从头看到尾,有时几个小时一眼不拉地看马老师演出,细细的揣摩老师的一招一式,努力学习马派艺术的精髓。后来,马金凤老师终于注意到这个谦虚勤奋,刻苦好学的姑娘,开是有意识地向她传授自己的角色。肯于吃苦的美丽置身于马派艺术的宝库中,早已学会了马派帅旦,老旦等行当的精髓,领悟到了不少马派的真谛,在剧团中开试挑起了大梁。

2003年,剧团领导班子改组,年仅22岁的关美丽被选为洛阳市豫剧团的副团长。当时的美丽感觉自己压力特别大,自己年轻,阅历又浅,经验也不足,团里又有好多资历比自己丰富的前辈。美丽害怕自己担不起这个重任,想放弃这一职务。后来,马老师知道后,鼓励她说:“美丽啊,年轻人就应该多锻炼锻炼,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正是由于当时马老师的鼓励和支持,再加上自己从小一股不怕输的韧劲,关美丽才坚定信心走了下来。

  “一挂两花”春梅溢香

人们真正地认识这枝“豫苑之花”源自于去年的“擂响中国-《梨园春》全国专业戏曲擂台赛上”,身为马派传人的关美丽表演的“一挂两花”(《穆桂英挂帅》《花打潮》《花枪缘》),以她那明亮纯净,清脆圆润的嗓音和形神兼备,颇具马派风范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声,从而也认识了这个“能挑大梁”(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尚长荣语)的美丽。

在与笔者的交谈中,关美丽告诉笔者,在接到比赛通知之前,自己没打算要去。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手,长达几个月的赛程,严格的近乎苛刻的赛制,让美丽无形中感到一种压力。在她想打退堂鼓的时候,恩师马金凤和同事们都劝她:“机会可遇不可求,这次比赛对于专业演员可是个难得的好机会,错过会遗憾的。”最终,关美丽走进了梨园春的擂台,并一举夺得了专业擂台赛的金奖。

在比赛时,关美丽穿的戏服过于陈旧,导演建议她更换服装。由于“一挂两花”是洛阳豫剧团的经典保留剧目,在当时衣服不好借,时间又赶得紧,关美丽和同事们都很着急。得知此事后,马金凤老师怕影响美丽的比赛,欲从郑州赶回洛阳为心爱的弟子寻找自己当年穿的戏服。每提到此事,关美丽依然感激万分,心里感到暖暖的。

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关美丽依然不忘恩师叮咛她的一句话:“不能骄傲,继续努力,好好唱戏,唱好戏。”这句话让美丽更加坚定信心好好演戏,把马派艺术发扬光大。

关美丽

  执着艺术 简单生活

当笔者问到关美丽对于一个演员最重要的是什么时,她毫不犹豫地告诉笔者:“是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谈起恩师马金凤在艺术上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态度,美丽在敬佩之余不免感慨:“熟悉老师的人都知道,她每次演出前都要提前4个小时化妆,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大冬天演出,年轻人怕冷总要在戏服里套件毛衣,而老师从不在戏服里套衣服,因为她怕把衣服弄皱,影响演出效果。”

恩师的这种执著深深地影响了关美丽,使她更坚定了搫登艺术巅峰的信心。在生活上亦是如此,每次关美丽和恩师一起吃饭,马老师总是强调:“一人一盘菜,够吃就行了,不能铺张浪费啊!”恩师如梅般的情操深深地烙印在美丽心里。在笔者看她的照片时,发现几乎都是在她演出时别人给她照的舞台剧照,而生活照却寥寥无几。

“名师出高徒”自古始然。在艺术上,关美丽宗马派艺术之魂;生活上,她执著平静如水的简单生活。笔者相信,马派艺术的这枝春梅在未来的岁月里会盎然绽放,梨园溢香,“美丽”人生也会更加飘香溢彩!

关美丽喜获《梨园春》擂主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