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戏《海源阁》 舞台唱悲欢
时间:2015-06-29 来源:聊城晚报 作者: 陈金路
在聊城古城区光岳楼的西南隅,有一处古色古香的方正院落,在古朴而厚重红色的大门上方写有遒劲的“海源阁”三字,这就是聊城人引以为豪的海源阁藏书楼。
最近,国家一级编剧、聊城籍剧作家刘桂成将海源阁藏书故事编写成剧本,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章兰量身打造了又一部山东梆子剧。刚刚在京召开的《海源阁》剧本研讨会对剧本“淬火加钢”,目前,进入筹备排演阶段,不久将搬上舞台。这标志着聊城重点打造的山东梆子《海源阁》,正式冲刺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和第十届山东艺术节。
◎背景故事
总督藏书源于祖 遂父愿修藏书楼
聊城海源阁其藏书历经杨以增、杨绍和、杨保彝和杨敬夫4代。这是人们通常的说法,若追溯杨家藏书的起源,应从杨以增的父亲杨兆煜开始算更为确切。海源阁图书馆一位工作人员这样说。那么,世代为书香门第的杨家家世如何?对此,多年研究海源阁藏书史的原海源阁图书馆馆长张连增最有发言权。
杨氏家族先祖为陕西华阴人,后迁至山西洪洞县。明朝初年,由于战争不断,中原人烟稀少,明朝统治者不但从山西向东昌府大批移民,还转移军队。当时,山西洪洞县杨氏先人因有军功被授临清卫指挥一职。明亡后,改为东昌卫指挥,于是杨氏先人加入聊城籍。至此,杨家世代居住在聊城古城。
杨以增的祖父杨如兰为候选州吏目,秉性耿直。杨如兰次子、杨以增的父亲杨兆煜天资聪颖。1798年考中举人,1813年任即墨县教谕(教育局长)。杨兆煜学识广博,论帖、品诗、读画均有独特见解,并喜爱收藏古书,特在楼南宅院内将自己的藏书室命名为“厚遗堂”。杨以增下有同父异母的弟弟杨以坊和1个妹妹。“从杨氏家世可以看出,杨家世代受儒家思想影响,为人正直,由科举步入仕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这为杨以增等人藏书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张连增这样评价。
从小受父亲影响的杨以增,文韬武略、德才兼备,尤爱书、收书、藏书。杨以增32岁中举,35岁考中进士,先后在贵州、广西、湖北、河南、甘肃、陕西做官,曾任陕甘总督、江南河道总督。1838年,杨以增的父亲去世。在守丧的3年间,聊城暴发洪灾,军民齐聚到城南抗洪。杨以增身先士卒,跳进河内勇堵决口,鼓舞了军民抗洪士气,最终堵住了决口。皇上派来的河院差使当即赏给他数万两白银。
拿到这笔巨资,杨以增感到父亲的“厚遗堂”已远远容纳不下这么多书,不如将这笔银子用于修建两层藏书楼,一楼为自家的宗祠,二楼为藏书室。这样既能祭拜祖先,还能完成父亲生前的夙愿。1840年,藏书楼建成后,杨以增特取《礼记·学记》“先河后海”之意,意即书好像是河流,河流尽头必是大海。杨以增认为搞学问的人不但要饱读诗书,还要探究其源头。因此,杨以增将藏书楼起名为:海源阁。
◎新编剧本
洋洋洒洒3万字 五场剧目扣心弦
69岁的刘桂成,原籍阳谷县闫楼镇白庄村,是从聊城走出去的全国知名的大剧作家,先后编写了《大明贤后》、《萧城太后》等著名剧本。
谈及剧本《海源阁》,刘桂成说,剧本已经顺利完成,只待章兰搬上舞台。整个剧本3万余字,全剧共分五场,每一场都充满了矛盾冲突,一场场可谓扣人心弦。
“山东聊城水一环,鲁连射书万古传。一阁一楼一会馆,两个进士双状元”,新编历史剧《海源阁》这样幕后合唱拉开了舞台帷幕。唱词中的“一阁”,就是聊城《海源阁》。
“海源阁是清道光二十年进士、江南河道总督、聊城人杨以增创建,总计藏书22万卷。”刘桂成表示,海源阁藏书浩瀚,是杨氏三代人杨以增、杨绍和、杨褒彝潜心搜集的结果。杨氏第三代杨保彝编著《海源阁宋元秘本书目》及《海源阁书目》计有208300卷有余。另有不载于书目者尚多。至杨家第四代杨敬夫,所藏书籍有所散溢。
1970年中日建交,毛泽东主席将“海源阁”藏书楼的宋版孤本影印件《楚辞集注》赠送前来访问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海源阁”沉寂多年后,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在刘桂成看来,书籍和一个民族的兴衰荣枯总是紧密连系在一起的。山东梆子剧《海源阁》涉及杨以增、杨绍和、杨褒彝、杨敬夫、林则徐、傅绳勋(杨绍和岳父,嘉庆十八年进士,三省巡抚,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曾孙)、唐宝珊(秀才唐晋元之女,杨绍和之妾)、刘鹗 (字铁云,号老残,清末小说家,著有《老残游记》)以及杨家仆人杨安、菖蒲等众多人物。剧本从杨以增63岁写起,让杨家藏书的故事在起承转合中淋漓尽致地展现给世人。
清代末期的南书北渐,读书之风北移,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性格变迁的节点。在这个节点上,杨以增儿媳、翰林院编修杨绍和之妾唐宝珊可谓璀璨夺目。唐宝珊是聊城秀才唐晋元独生女,从小爱书如命,苦读不知春秋。借清明晒书日,她女扮男装,潜入杨府当佣工。巧答对联,得缀杨门,成为海源阁管理者和真正的女主人。后来,她赴江苏淮阴接受公爹杨以增托孤,整理卷集,教子课读,巧遇刘鄂,改革家风,倡导读书救赎民性;面对土匪和日本人的威胁利诱,她泰然自若,大义凛然,舍女跳楼,抱书扑焰。她活了九十岁,谱写了将近一个世纪北方人藏书、护书、读书救国的历史。
“海源阁”历经战乱,迭遭破坏,所藏图书部分散溢,但经过爱国知识分子前仆后继的救赎,大部辗转收入北京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
◎专家观点
三个结合现完美 以戏唱史抒水城
“我非常喜欢这个戏。内容饱满,冲突尖锐,结构合理。”看了《海源阁》剧本后,原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戏剧理论家薛若琳表示,《海源阁》剧本将传奇性与历史性相结合;大时代与小故事融合;个人命运与文化命运紧密结合。书就是命,这是真正的文化人,杨以增四代人节衣缩食收书藏书,唐宝珊舍命护书,文脉代代相传,这就是东方文化文明的根。
“这个戏的题材太好了。从文化基因上追诉,追到中华文化之根。”原辽宁评剧院院长、著名戏剧理论家徐培成认为,《海源阁》剧本有四个动情点:杨以增淮阴托孤;唐宝珊为保书忘了孩子,对不起孩子;杨绍和感恩唐宝珊代己葬父;杨绍和教训孙子杨敬夫把书押在英国洋行,以致不能收回。
《中国戏剧》杂志社主编、著名戏剧理论家赓续华说,这个戏意义重大,内涵丰富。这是作者写的比较饱满的一个戏,能看出作者的重视与情怀。戏中时间跨度大,七十年。人物众多,但性格鲜明。象戏开头的女主人翁女扮男装,和后头《老残游记》作者、大才子刘鄂与唐宝珊女仆菖蒲的调情戏,都很生动。
新编近代历史剧《海源阁》导演陈贻道的观点是,以书为媒把人、事、情、理、有机的编织在一起,故事的衔接采用画外音的办法。有名的清代人物都进入了海源阁。剧本从清朝晚叶到抗日战争,让百年风雨飘摇中的海源阁在舞台上展现得有声有色,感人至深。
故事以中心人物唐宝珊为贯串,以书写史,穿插了与主线密切关联的情节,一场杨以增向亲翁傅绳勋讲述林则徐赠剑;二场林则徐江浙组织民团深夜造访杨以增论书;三场唐宝珊与夫杨绍和赞吴道子《仕女图》,刘鹗海源阁看书遇艳菖蒲。尤以第四场乱军进入海源阁, 把珍典宋元善本书撕了取暖,唐宝珊拼死抢救宝典。第五场日寇觊觎海源阁兵临门下,90岁的唐宝珊命老仆杨安把海源阁门口和院子都撒上火药,日本人敢进来,就与楼俱焚,于书同归。剧本塑造了唐宝珊从20-90岁集书、管书、教书、护书、保书一代才女,一代中华书魂。可以说,这是一部高扬民族魂魄,彰显民族气节,以书为魂,以书为诗,以书为史的近代历史史诗剧。一部壮怀激烈悲怆凄婉义薄云天忠昭日月书人的颂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