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来到家门前,门庭多凄冷,有心把门叫,又恐妹受惊,未语泪先淌,暗呀暗吞声……”让很多观众不禁红了眼眶,吴桂云的《钟馗》演绝了!作为深圳市第五届戏曲名剧名家展演暨第四届新浪潮戏曲节的大轴戏,12月12日至13日在南山文体中心大剧院上演的河北梆子《钟馗》,出乎意料地受到年轻观众的喜爱,现场叫好声此起彼伏。很多90后,看完一遍之后,第二天还二刷,直呼:“没看够!”并感叹:“我们的《钟馗》和世界原版的音乐剧《猫》,《悲惨世界》相比,都丝毫不逊色!”演出现场还有很多外国友人前来观看。

梅花奖得主吴桂云的《钟馗》:最可爱的鬼,最动人的情

《钟馗》的故事情节很简单:钟馗从赴考到途中遇友,再到不甘屈辱愤然而死,直至成为捉鬼大神后也仍然不忘妹妹,千里奔回故里嫁妹的故事。钟馗,一个在世人心中面目狰狞的鬼,在吴桂云的表演里,却看到了他内心最善、最动情的部分。昏暗的门前,钟馗一边徘徊,一边隔着窗户望着他那孤苦伶仃的妹妹。他想进去,又怕进去。这种既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被吴桂云表现得恰到好处,不禁让人眼眶发热。大家不知道的是,吴桂云老师之所以能将这段演绎的动情至深,背后有着一个更为伤感的故事,用她的话讲,初学这段戏时不过20几岁,表演上只重视工架,对于情感的演绎始终不得要领。后来,吴桂云的父亲去世,面对着至亲的离开,她第一次读懂了生死,也第一次体会到钟馗与妹妹天人永隔的悲怆心情,钟馗结尾的三声笑,那何尝是笑,那是悲伤到极致的声声哀嚎。父亲走后,回家的吴桂云,望着家门冷落,没有倚门等她归的父亲,再次唱起“来在家门前,门庭多凄冷”,那之后的吴桂云演绎的钟馗,才是真的有血有肉,有情感。钟馗,真的在舞台上,活了。

无论唱腔、身手、念白,吴桂云的表演都透着大气!这与她扎实的童子功有着极大的关系,河北梆子高难的技巧配上精彩动情的故事内核,她把河北梆子的酣畅淋漓与钟馗的大悲大喜结合得恰如其分,令现场观众都赞叹不绝。”

河北梆子燃爆南山,为传统戏曲喝彩

“从来没有看过一个戏,能让我哭的……”、“还好看了,以后有机会还要看……”散场时,很多的年轻观众都被《钟馗》“燃”到了,很多买了明年南山原版音乐剧《猫》《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观众,甚至说,《钟馗》和这些剧比丝毫都不逊色!资深戏迷、剧评人段老师赞叹:“看过裴艳玲大师的这出戏,本想着无人超越,没想到(吴桂云)那么棒,昨晚掌声不断,我没有看过一出戏有这么多的掌声”。不少观众已经转为铁粉,给主办方打电话,询问是否知道《钟馗》下一场的演出信息。

作为河北梆子剧团的经典大戏和文化部第一届优秀保留剧目,《钟馗》以其精湛的艺术水平征服了深圳观众,燃爆了南山文体中心剧院!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钟馗》的主办方,深圳市嬉习喜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携手国风插画师,布袋动画工作室(BUDDHA STUDIO)创始人老妖为《钟馗》的宣传和推广进行了一次深度的跨界合作。通过漫画场刊、戏曲VR、直播等方式,使《钟馗》这部河北梆子的名家名更加贴近当下青年人的喜好,从而备受年轻人关注。这次传统戏曲与二次元动漫的尝试不仅得到了年轻观众的喜爱,也收到了来自文化部领导、戏曲名家尚长荣老师以及业界同仁的一致称赞。

大家看完戏,买上一套钟馗的明信片带回家,留下这段和中国传统文化、和戏曲有关的美好记忆。他们的脸上,有欣喜,有感动,有满足,从未想过,河北梆子这样的北方传统剧种,会在深圳受到如此的欢迎,是吴桂云与河北梆子剧团演得好,但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打动了当下的年轻人。(记者 谢湘南)

(摘自 《南方都市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