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有幸看了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在大兴影剧院演出《王宝钏》,真是让我震撼呐!
第一折便是《别窑》,这正是让我震撼的开始。

河北梆子我看的不多,只知道两个人,王洪玲和王英会。而今晚的王宝钏是由两个人饰演的,王洪玲自然是压轴的。所以我并没有寄希望于第一个“王宝钏”,甚至连演员的名字都没记住。

越是没有思想准备的越震撼,不说那高亢而又甘甜的声音,就单是在与“薛郎”在窑前依依不舍的浓浓深情,就足以打动每一个观众。那样的含情脉脉,与“薛郎”深情对望、欲言还休。舍……舍不得,留……却又留不住。什么叫“入戏”,这就叫“入戏”。此时间我已融入剧情,被这对苦命的鸳鸯所感动。在那一瞬间,一切都不复存在,似乎所有的言语都显得那样苍白,天地间就只有这对深情的人儿……

都说梆子的声音是直冲霄汉,我算是领教了。那声音听得人可谓是酣畅淋漓,绕梁三日呀。就像暑天出了一身的透汗,过瘾!

最后一折《大登殿》,王英会可真不愧是明角儿呀,那嗓子可真不是盖的,呵呵。未出场的第一句就赢得一个满堂彩!就像大家都攒足了劲儿,就等着这一句似的。接下来的可是句句要好儿,字字精彩啊。王洪玲饰演“王宝钏”可谓是信手拈来。要说前一个“王宝钏”的声音是圆润甘甜,如银铃咋响,则王洪玲可谓是韵味儿十足呀。梆子讲究的是真假嗓儿相结合,这也是梆子难唱的原因。这对演员的要求非常高。而只有这样的梆子才是更有味道的。

不过有遗憾,我看过京剧的《红鬃烈马》。相比较而言,河北梆子的《王宝钏》似乎在情节上更简单了,在《银空山》一折中,只有代战公主出来武了几下就完了。并没有“薛平贵”收服“高小将”等内容。梆子的《大登殿》我的电脑里有,但是今晚看的似乎情节也有省略。这却不知为了何故?

说些题外话,今儿我边儿上坐着一位七十多岁的爷爷,留着一撮山羊胡儿。看样子是从小听着梆子长大的。他告诉我演员的这一身行头可贵呢,少说也得一万多呢。你看那老生的髯口,正宗的髯口应该是用犀牛的尾巴做的,怎么梳理也不会炸。你看那锣鼓,只有武戏才有锣鼓场儿,文戏是没有的。呵呵,跟着老人家听戏还真是长知识呢。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