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大多讲究“专而精”,可是就有人能够做到“杂而精”。柳子戏、柳琴戏、山东梆子、莱芜梆子、吕剧……本次十艺节,我省著名戏曲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高鼎铸有多达6部剧作参加展演,其中3部担负冲击“文华奖”的重任。近日,记者采访了67岁的高鼎铸,高先生对戏曲有着独特的认识,对自己的作品在十艺节上拿奖很有信心。

千锤百炼成为杂家

当记者见到高鼎铸时,他刚从菏泽指导山东梆子《古城女人》彩排回来,“我近期特别忙碌,最近一年在各地的时间比在济南多多了。”本次十艺节,高鼎铸有多达6部戏参加展演,其中柳琴戏《沂蒙情》、山东梆子《古城女人》、山东梆子《两狼山上》参加冲击“文华奖”;山东梆子《萧城太后》、莱芜梆子《长勺之战》、柳子戏《鱼篮记》参加展演。另外吕剧《一个钱包》还要参加“群星奖”评选。

很多专业人士耗费一生精力也只能掌握一个剧种,而有人却熟悉几乎所有剧种,并且每一个剧种都能创作出响当当的作品,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高鼎铸说,这得益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高鼎铸出生在吕剧之乡博兴县,从小自学拉京胡,考入省戏曲学校,学的却是山东梆子,毕业后被分配到柳子剧团,转而从事柳子戏的作曲指挥工作,之后考进上海音乐学院学习音乐理论。此后高鼎铸有幸担任了《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的编辑工作,“经历比较复杂,实践理论都有,各种戏曲也就略懂一二了。”高鼎铸说。

冲击文华奖信心足

本次,高鼎铸的作品柳琴戏《沂蒙情》、山东梆子《古城女人》、山东梆子《两狼山上》都要参加“文华奖”评选。“这三部戏在前两轮选拔的时候,在30多台戏中名次都在前五名,近期又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再加工,对拿奖还是很有信心的。”谈起冲奖前景,老爷子很自信。

“戏曲是个综合性艺术。”谈到创作上的困难,高鼎铸侃侃而谈,“一台戏要成功,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音乐和唱腔只是其中一部分,作曲要跟导演甚至舞美进行深入交流,才能营造出真正的艺术感觉。”本次高鼎铸参加展演的几部戏,导演来自不同地方,“省柳子剧团创排的《鱼篮记》导演是广东的,跟老版《鱼篮记》‘降妖’主题相比,新剧围绕‘真情’进行了大幅调整,也是多次碰撞的结果。《古城女人》导演是中央戏曲学院的,在排演阶段邀请业内专家前来观看没有舞美和服装修饰的原生态‘裸戏’,查找导演手法和剧目走向方面存在的问题。只有《长勺之战》导演是山东人。通过与不同地方的艺术家接触,吸收了很多新鲜东西,作品的立意和时代性都有了突破。”

戏曲要有老味兼具新意

当记者提出目前地方戏前景不容乐观这个问题时,高鼎铸深深地叹了口气。“戏曲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需要把根留住,地方戏都是老艺人经过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研究、反复提高才形成了现在这种状态,没有地方特色了,戏曲就没有艺术价值了。因此地方戏带有了民间性、乡土性的特点,虽然借助技术手段,比如说舞美、灯光,可以营造出现代艺术的气息。但为什么同样的舞台,同样的题材,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会有天壤之别?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在唱腔音乐上进行改革。”

此番,高鼎铸也进行了尝试,目前看效果还不错。反映抗战时期大义沂蒙女人的柳琴戏《沂蒙情》音乐和唱腔中始终贯穿着沂蒙山小调,跟传统的柳琴戏相融合,让观众产生认同感。同样是抗战题材的山东梆子《古城女人》则运用了菏泽民歌“包楞调”,在唱腔当中采用了很多新技法,拓展了表现形式。山东梆子《两狼山上》是传统剧目,这次高鼎铸对中心唱段予以保留,其他唱段则用童唱、合唱、伴唱等形式贯穿,“既是老味儿,又具有新意,地方戏艺术才有希望”。

10月8日晚,临沂市柳琴剧团创作的现代柳琴戏《沂蒙情》,在济南铁路文化宫上演。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