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郝瑞芝“唱山东梆子”

■辉煌时“人人都会哼上两句”  国家一级演员、表演艺术家郝瑞芝在2008年被评为山东梆子的国家级传承人。从8岁开始学习山东梆子,今年74岁的她更是亲身经历了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的起伏变迁。“我是河南人,1950年随着剧团就来到了山东,一直跟着剧团到现在。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低谷。”从鼎盛到低谷,再到现在重新焕发生机,谈起剧团的变化,郝老师感概万千。  上个世纪60—70年代末,那时候电视还是奢侈品,尤其是在农村,所以看戏就成为了人们最普遍的兴趣,尤其是在农村,而山东梆子也是在那时发展到了顶峰。郝老师回忆到:“60—70年代是山东梆子的鼎盛时期,那时候看戏就像现在看电视一样,每次都是满场,走到哪都是别人请咱们,不像现在我们要自己主动出去‘找唱’。而且那时候剧团里是有作曲和编剧的,社会上一有什么新鲜事,他们马上就能编成戏曲,然后让我们唱,整个剧团的体系很完整。那时候我们也是收门票的,虽然只有几毛钱。在那个时候,基本上每个人都会哼上那么两句。”■低谷时“成濒危物种”  随着电视的普及以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传统的说唱艺术已经满足不了观众的兴趣,山东梆子的发展也开始进入到了低谷。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山东梆子剧团撤销,山东梆子剧种群龙无首,大部分的梆子剧团都相继撤销或改唱豫剧,地方级剧团仅有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在苦苦支撑。  “那时候电视也开始慢慢普及,关注的人就越来越少了,那时候也是咱们剧团最困难的时期,是最低谷,我们也几乎就要解散了。不过也算是这种山东梆子传承的责任感吧,虽然辛苦,但是我们还是努力地坚持了下来。那时候的山东梆子可以说已经成为了‘濒危物种’。”对于那时候的心酸,郝瑞芝老师虽是记忆深刻,但却不想多说,“那时候确实很苦,都印在脑子里了,现在也不想再去回忆那些事了。”■复苏2005年迎来了“春天”  2004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这也带给了处在最低谷的山东梆子重新发展的春风。2006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影响下,菏泽、济宁相继更名为山东梆子剧团,汶上、郓城等县也恢复了山东梆子的传承与演唱。  “在2008年,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菏泽市戏剧院、嘉祥县山东梆子剧团代表山东梆子剧种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也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梆子’保护传承单位,我也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郝瑞芝告诉记者,“2005年,国家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到现在大环境好了。传统戏曲无论从演出和收入都明显增加了,‘非遗’这个词也迅速地被人知晓,被社会所了解。”  说起现在的经济状况,郝瑞芝告诉记者:“现在市政府已经将剧院职工60%的工资及养老、医疗、失业三项保险列入财政预算,同时泰安市财政每年都会拨付37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后备人才的工资及两项保险。”  “另外,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类公益演出方面也给予了专项补贴。专项补贴让我们每年开展送戏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的演出,现在演出了有150多场了。我们现在也常年承担岱庙泰山文化旅游演艺专项公益演出《泰山神赐福出巡游》及《唐高宗、武则天泰山封禅艺术表演》,每年要演出160余场,为泰安市的强市名城建设也做着自己的努力。”国家和政府在非遗保护上的力度,让郝瑞芝感到欣喜。■创新原汁原味的梆子还有吗?  虽然现在有了政策的保护与支持,但光靠政府“喂养”是远远不够的。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就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山东梆子怎么才能在“原汁原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如何继承传承下去才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  “如何吸引年轻的观众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也和是否适应当前的时代紧密相连。”郝瑞芝也说起了比较成功的经验,“近年来创作了泰山神话剧《泰山石敢当》、《碧霞元君》,这些神话题材挺受年轻人欢迎。《泰山石敢当》演出时,在灯光、布景方面采用了声光线等现代技术的表现形式,对年轻人的吸引很大。而且我们也改变了原来以唱为主的演出形式,现在的演出主要以剧情为主,紧凑集中,也是考虑到现在观众的心理。”  那么这样的变化带来的山东梆子还是“原汁原味”的么?对此,郝瑞芝告诉记者:“一味地保持原汁原味是固步自封,也会被社会所淘汰,以前低谷时的经历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山东梆子要想发展还是得创新,当然是在保留山东梆子特色的基础上创新。就拿我们现在的演出来说,我们在新剧本的创作只是内容改变了,演出加入的现代技术也是创新的表现形式,我们在演出时还会有唱腔,还是那个味,观众听的也还是山东梆子。”■传承培养了却留不住  人才是发展的关键,山东梆子的传承也不列外。泰安市山东梆子剧院很早就开始了后备人才的培养,2000年自主招生57名学员,并成立了山东梆子青年团,开始了“一院两团”的发展。而已经“退居幕后”的郝瑞芝对这么多山东梆子学员也是倍加用心。10年的精心培养,成果也让郝瑞芝感到满意。“在这些学员中,华茜茜、李静、冉丽娟、陈阳获得了山东省山东梆子专业大赛青少年组一等奖,还成为了山东梆子十佳新秀,10个当中我们占了4个,30个学员中,有22个获了奖,这些想想都让人欣喜。”  虽然这些成绩很喜人,但郝老师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很现实的问题——生活,刚开始招收的57个学员到现在只剩下了30个。“2000年到现在,10年的培养,每个人都是学了一身本领,可是因为工资待遇偏低,很多学员都转投他业,现在只剩下了30个。剩下的学员连一个团都组不起来了,完整的一套‘阵容’,光演员都需要30多个。”说到这,郝瑞芝也为人才的流失惋惜,也为院里梆子的传承犯愁。  当问及剧院的未来时,郝瑞芝回答的却是一个很近、但却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院里的设备迫切需要更换,她告诉记者:“院里用了30年的灯光、服装等设备到现在还没更新,先得把这些解决了才能考虑其他的。”■困境非遗保护下的无奈  谈到山东梆子因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受保护的状况,“这也是一种无奈,现在山东梆子既然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它的经济效益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受到保护,更多的是考虑它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它的社会效益。”郝瑞芝告诉记者,“在过去,我们进农村都是收门票的,虽然票价很低,只有几毛钱,但场场爆满,而现在在市区不收门票来观看的也不多,到农村也基本上都是包场,不能算是收门票。”  虽然如此,但郝瑞芝仍然相信山东梆子在泰安仍旧有市场,她说:“泰安市总人口为550万,市区人口50余万,但乡镇农村广大群众对戏曲的需求较大,我们每年都要送戏下乡及商业演出200余场,观众达30余万人,可见广大群众对山东梆子戏的渴求。现在,城市的消费市场还有待形成,怎么能商业化运作?我们一直也在尝试、努力。”■期望依法保护和传承  从2004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到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再到2006年,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确定为“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迅速被人们知晓,“非遗”的保护也进入人们的视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重新焕发生机。但这些还不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根本方式是立法保护。  郝瑞芝告诉记者:“这一方面自己也非常关注,非遗保护法(草案)马上就要出台了,希望出台以后,山东梆子可以依法得到保护和传承,这也是确保山东梆子能够发扬光大的最有效途径和捷径。也希望山东梆子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进行立法保护,来保证山东梆子剧种的传承与发展。”  郝瑞芝还提到可以提高院团演出机动性,扩大遗产宣传辐射面。“现在每次出去演出都要收拾一番,非常麻烦,我建议可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院团配备遗产展演、送戏下乡专用流动舞台车及大客车,来提高机动性。”  最后再谈到山东梆子的未来与期望,郝瑞芝说:“希望社会能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些关注,我也还会一直做下去,也希望山东梆子能走出低谷,重新繁荣起来,得到保护和传承。”    来源:中华泰山网 记者 赵文高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