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赵爽)近年来北京市的演出市场空前活跃,然而,在每年数千场的各类演出中,以当代中国农村为表现题材的作品却寥寥无几。为此,北京市文化局启动了一项农村戏创作计划。作为实施这一战略性计划的第一步,5月16日至20日,在市文化局局长张和平的带领下,市文化局所属艺术院团的主要创作人员20余人,开赴有“红色亿元村”之称的河南省临颖县南街村体验生活。
谈到这次活动的动机时,市文化局局长张和平说:“这些年来,我们的创作队伍存在着脱离生活的情况,这一点表现在农村题材的创作上尤为严重。因此,举办这次活动主要有以下三点想法:其一,要高度认识艺术创作深入生活的重要性,毛主席早在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就提出‘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惟一的源泉’,这一点我们党讲了59年。其二,去年本市创作了两台农村题材的剧(节)目,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但文化创作与现实生活仍存在差距。其三,文学艺术创作要牢牢把握思想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这次参与河南农村采风活动的创作者,来自市文化局所属的近10个艺术院团、学校,最大的56岁,最小的仅23岁,既有资深的老作家,也有刚刚参加工作的新编导,既有编剧、导演,也有舞美、服装设计。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他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南街村展览馆、麦恩食品公司、胶印厂、方便面厂、啤酒厂、农场、敬老院、民兵营、幼儿园等单位,还入户走访了当地农民。“真没想到!”成了创作者们连日来使用率最高的时髦用语,他们感到,这种体验对于促进农村题材剧目的创作非常有益,开阔了眼界、找到了感觉,时间虽短但过得很充实。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国家一级演员王英会说:“农村现代戏是有市场的,而青年演员却对农村知之甚少,这种活动对演员准确地把握角色大有好处。”北京京剧院服装设计师石翠亭说:“这种体验生活的方式让我们这些创作人员能够有机会来观察生活、积累生活。”
在几天的参观活动中,北京的艺术家们还与当地的南街村希望戏曲学校、中学等单位进行了艺术交流。在南街村中学,62岁高龄的北京戏曲学校校长孙毓敏,不但给孩子们做了45分钟的京剧艺术专题讲座,还用英文演唱了一段《苏三起解》。在民兵营,孙毓敏、王英会、杭晓光等演员也为民兵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在问及下一步的打算时,市文化局艺术生产领导小组副组长徐恒进介绍说:“宣传农民、娱乐农民,加强城乡沟通是文艺创作的一件大事,北京市文化局对此建立了专项支持,每年将提供100万元经费用于‘三下乡’活动,鼓励更多的院团和创作者长时间地深入生活。我们现在初步拟定了一个农村戏的推出计划,确定了几个创作题材,争取在8月底以前将剧目的文本确定下来,年底正式下乡演出。力争推出一两个好的原创剧目,同时,我们还要到其他地区移植或者挖掘一两个好的剧目。” 北京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