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无数的机遇,只是看你能不能在机遇到来之际,能够真正地把握。在孩童时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自然天赋和爱好兴趣相结合,加之不懈的努力,便会成就一番事业。

---- 题记

撰稿- 宁静致远

一,少年聪颖多天赋

王英会出生在河北省行唐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在他上小学的时候,音乐和京剧就对他有特殊的吸引力,经常跟收音机和村里的大喇叭里面学唱京剧样板戏,在班级和校内的组织活动中也经常一展歌喉,甚至代表当时的人民公社参加县级文化汇演活动。小小年纪便在当地小有名气,父亲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暗地里为他寻找着机会。在王英会十一岁那一年,父亲在去县城上班路上,偶然的看到一则“石家庄地区文艺学习班”的招生启事,其中设有京剧、河北梆子两个专业。父亲建议他去考一考,这也算是当时农村娃能够脱离农村的一个出路。王英会自然非常高兴,第二天,父亲便骑自行车载着他到二十五里外的县城参加了初试。

面对考试老师,少年王英会并不怯场,这和他经常参加演出活动不无关系,那次考试唱的是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一段“打虎上山”,从容唱完之后,老师觉得他嗓子还不错,是个演员坯子,就是有点胖,个子有点矮,于是就告诉他们回家等信儿。

没有过几天,招生的老师又到王英会所在的公社进行招生,没有想到公社文化站推荐的又是王英会,主考老师说:“哦,他就不用考了,他已经考过了!就让他在家等通知吧”!

1977年初,王英会12岁,他接到了河北省“石家庄地区文艺学习班”参加复试通知书,复试地点是石家庄。省会石家庄也可谓是名家汇聚的地方,为这一届学员主考的老师都是一些当时的名家、大家,其中为王英会演唱吊嗓的老师就是为京剧四大须生之一奚啸伯先生操琴的琴师魏铭老师,也是后来“学习班”里任教的老师之一。复试的结论是:嗓子不错,只是担心将来变声期过后能否还和现在一样,另外询问了他父亲和家族的身高问题。复试完之后不久,王英会就接到了录取通知书,他被分到河北梆子训练班。

王英会被分配到河北梆子班的时候,却不知道河北梆子为何物,对于习惯了听京剧唱京剧的他,的确是个很大地挑战,之所以把他分到这个班,或许是因为他的嗓音比较高,比较亮,适合河北梆子的发音特点,他这样如是想!

(结果这一唱而不可收,唱到现在,就是三十五年,唱成了北京河北梆子剧团不可或缺的领军人物。行文至此,笔者不由感叹、感激、感谢那位35年前把王英会分到河北梆子班的老师。)


回首三十五年的艺术之旅,王英会的确也经历了一些挫折、困惑和迷茫,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艺术的不懈追求------

二,于无声处听喝彩

从1977年开始,在“石家庄地区文艺学习班”里,中专三年,留校进修三年,在这六年的时间里,经历了男生的“倒仓”(变声期),在15-16岁的这个年龄段,虽然不像其它的学员变声那么强烈,但是发音儿非常小,也确实影响了台上演出的效果,台下观众会喊道XXX,大点声儿唱!

哪是演员不想大声啊?而是演员所处在变声期之中的“唱力所不能及”的苦衷,台下的观众却不知道。

在王英会面临毕业分配考虑出路的时候,当时因为他爱好写写画画,比较勤奋,常帮助老师誉写剧本,剧目字幕的蜡纸刻字工作,鉴于嗓子有待于恢复,学校领导就差点儿让他留校成为一名教师。

毕业前夕,石家庄地区河北梆子剧团的杜同礼团长和雷保春老师给王英会写了一封信,希望他到剧团工作,于是,1983年,他正式调入石家庄地区河北梆子剧团成为一名演员。

当演员为什么?演员就是喜欢唱戏,也为了过戏瘾,他(她)们为绚丽的舞台而存在,穷尽一生,付出所有----

在进剧团三四年的时间,他的嗓子一直处于变声期,当有一天,在演出中恍惚间听到台下有掌声响起来,有喝彩入耳自己竟感觉到有些发懵,不再相信自己地耳朵了,因为掌声对自己既熟悉且又那么遥远,而今观众确是实实在在为自己而鼓的。

从变声到嗓子真正恢复竟然用了六七年的漫长时间,尤其是对于一个凭嗓子吃饭的戏曲演员,不得不说是一种痛苦的岁月煎熬……

当一段唱腔唱完,回转身竟不自觉有泪水顺着脸颊流下来,心中五味杂陈,是那熟悉的舞台气氛再现?是为观众对自己艺术的肯定?是为了自己等待太久的嗓子终于回归?掌声对于演员来说,就是最好的肯定.鼓励与支持,至今王英会讲起来那时的情境、感觉。依然记忆犹新、恍如昨日。

在石家庄河北梆子剧团从八三年开始,到九九年,差不多有16年的时间,他从一个普通演员到主要演员,又从主要演员到主管艺术业务团长,不得不说是一种质的飞跃,在这段时间里除了每年三四百场的演出和排练之外,也参加了很多河北省举办的艺术节,戏剧节大奖赛,其中王英会获得了很多的奖项:其中:

他担任主要角色的《醉卧长安》、《花甲颂》、《清风亭》、《乌盆记》、《张金垠》、《嫦娥奔月》等剧目,在历届河北省戏剧节及专业大赛中荣获优秀表演奖。

他演唱的戏歌《吼春》、《燕赵魂》、《共创未来》、《东方龙》、《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在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中》栏目、“地方戏名家名段”系列及“星光奖”颁奖晚会上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三、为辟蹊径独徘徊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他既不满足现状,又一度出现对自己前进动力的迷茫与困惑。演员除了演出就是排练,而剧团面对的更多的是农村观众,王英会也常常感觉自己是住在城市里的边缘人,如何摆脱现状,不应总是停止在目前的状态,王英会想不断地充实自己的文化内涵、寻求更多展示自己的舞台

1997年,王英会报考了河北师范大学艺术大专班导演系。报考这个专业对王英会并非易事,他12岁进入戏曲学校之前,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在艺校所学的文化课远远不能满足于自己对知识更高地渴望,这也是他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理由。

报考大专班,首先需要成人高考的成绩,他报了一个补习班,恶补了一个月的文化课,那一个月真是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达成心愿,通过了成人高考,进入河北师范大学艺术大专导演班。在两年系统学习之中,他对于戏曲专业中的,编、导、音、舞、美、化、服、道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对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进一步认识,这也为他以后整理导演剧目奠定了坚实地基础。

1999年毕业之后,王英会又重新回到剧团,原本自己所演出的剧目,已经有师兄弟接替了,本不想再做演员的他,等待他的依然是下乡演出,两年来努力学习的导演专业,却不能学以致用,对他来说是最大的苦恼。

实际上,在剧团编制中,没有专项的导演职务,大多由老演员口传心授并兼职导演。接下来自己所面临的只能是服从领导安排继续当演员下乡演出,他想不通,也为此和剧团领导产生了分歧与冲突,如果仍然停留在目前的状态,实在不是自己所要希望的结果。

在1993年和1998年,北京河北梆子剧团几次想签约把他调进来做演员,当时他考虑到自己实力还不够,另外本身常年下乡演出,和父母,爱人,孩子在一起的机会非常少,他自诩是比较恋家的人,实际上在中央电视台戏曲节目主持人白燕升采访他和师傅雷宝春先生的专辑中也谈到了恋家这个话题,师徒就对家庭这一点确实是共通的,在王英会的博客中也验证了这一点。

当时他总觉着北京很远很远,所以就婉拒了,当这一次自己导演意愿成为泡影的时候,去北京河北梆子剧团这个意愿竟悄悄地生根了,与其在河北团下乡演出,还不如换个环境去北京,至少自己还可以一周回家一次与家人团聚。

抱着这样的想法和同事团领导去谈,大家都说,:“到北京签约当“北漂儿”可不是件容易事,就是去了,用不了多久你还会回来的”。

这些话的确被团领导说中了,他到北京之后,几起几伏想再回来,但是,最后还是咬咬牙坚持了下来。(这是后话)当时王英会还是狠狠心写了请调报告……

1999年12月2号王英会正式调入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工作。2000年恰遇上了北京市举办的文艺人才百人工程,由他所主演的《清风亭》一炮而响,凭借此剧他把自己介绍给了北京的领导,专家,戏迷与观众,一时间名声大噪,并得到贾庆林、刘淇、龙新民、蔡赴朝等中央领导的高度赞誉。他以《清风亭》的张元秀参加了“百人剧场”演出,入选为北京市文化局属剧院团“百人工程。

2002年,王英会又做为北京河北梆子剧团唯一的一名有大专文凭的一级演员,被推荐进入(也要经过考试)中国戏曲学院第三届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明星班),其中张建国,于魁智,李胜素,张火丁,等等现在京剧界的领军人物都是从这里深造毕业的!

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

王英会一边学习,一边演出, 2002年在根据古希腊悲剧改编的大型河北梆子剧《忒拜城》中扮演先知,并先后随团赴希腊、哥伦比亚等地演出,王英会以其独具特色的表演征服了观众,得到来自世界各地戏剧专家的充分肯定;

2004年在宣传“保先”教育的《村官李天成》中扮演李天成;

2005年在新编《窦娥冤》中扮演窦天章,该剧获得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提名奖。

2006年王英会组织排练导演了《南北合》和《龙凤呈祥》并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

2007年在北京团新编首创大型现代戏《叫魂》一剧中扮演的三叔得到了各界一致好评;

2008年亲自执笔整理并导演了河北梆子传统戏《牧羊圈》并饰演主角朱春登(来自于北京河北梆子剧团官网)

2009年5月,王英会以一出《清风亭》参赛,拿到了代表中国戏剧表演单项最高奖的“梅花奖”大奖。专家对其的评论是,念白抑扬分明、感人肺腑;演唱真假声衔接自然,高低音挥洒自如,韵味醇厚;表演细腻感人,身段潇洒飘逸,完美的刻画了豆腐老汉张元秀拾子、育子、还子、斥子不同阶段的心理,演活了张老汉的暮年人生四部曲。

他提起这朵“梅花奖“的取得经历,也颇有一番曲折故事在其中,其前后共经历了六年的光景。

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八三年)国家设立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奖项,旨在表彰在表演艺术上取得突出成就的中青年戏剧演员。也是从那一天开始,王英会就暗暗使劲儿,希望能够有朝一日拿到这个奖。

自己的恩师雷宝春先生摘得第六届(1989年)“梅花奖”,这对王英会来说,更是激励也是一种动力。1999年他调入北京团,2003年,团领导决定要为他申报参评“梅花奖”为他准备的参评剧目是《赵氏孤儿》,后来因为北京人艺、国家话剧院也在排这个戏,剧目出现冲突而流产。

2004年,北京团移植改编了河南豫剧的《村官李天成》,一是向建国55年献 礼,二就是做为参评“梅花奖”的剧目,为了保险起见,又加上了他03年香港演出版的“清风亭”,一个现代戏,一个传统戏,但是那一年,由于竞争对手强劲以及各种原因,再次与梅花奖无缘,那一年也是因此没有获奖,让王英会身心俱疲的一年。

2005年,“梅花奖”改成了两年一届,这无疑对每个参评者增加了很大地难度,当然也提高了获奖含金量。通过了短暂的休整和缓冲,王英会决定重整旗鼓,再一次向2007年4月份的“梅花奖”发起冲击,接下来王英会准备的很充分,9月份,在中国戏曲学院大礼堂正式进行了参评演出,剧目还是《清风亭》《村官李天成》。那时王英会研究生班刚刚毕业,学校领导为了支持,特意为这两场演出冠名,一场叫做为学生示范演出,一场叫做党员保先教育专场,不收场租和其它费用,所以,王英会讲到这里,对赵景博院长和张官正班主任的鼎力支持是报有深深感谢的,这两场演出非常成功,也可以说非常轰动,一些大学里的学生后来说,就是通过这两场演出记住了他,并喜欢上了河北梆子。评委对他塑造的这两个人物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早在2006年5月份,他又在全国政协礼堂为一些剧协领导和评委演出了一场《清风亭》,同样也受到了肯定和表扬,通过这两次演出,各方面反馈的消息都很乐观,正式这样的乐观,也让王英会产生了盲目松懈的思想,认为这次手拿把攥,获奖无疑了。可命运却偏偏和他开了一个大大地玩笑。

在评奖第一轮,王英会的得到的票数很高,第二轮因为评委照顾就把票投向了一些边远地区的人和小剧种的演员,“反正不差这一票”,等到票统计出来后,结果却是相悖的,后来有些评委跟他说,就连他们也没想到,认为王英会获奖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可是票数摆在面前,事实已经无法扭转和改变了,……

也许正式这样的挫折,把王英会的斗志完全激发了出来,他相信自己的实力,更相信好事多磨那句话。四年三届过去了,不是还有下一届下一个两年吗?

2008年,王英会四十三岁,马上就面临到参评梅花奖的末班车,如果这个时候不能参加,再过两年,就等于不再具备参评资格,他又耳闻剧协不再准备为其申报,原因就是四年参加评选都没成,不管怎样,反正是不送他参评了,造物弄人往往就是这样,无形间各种问题在考验着他的耐受力----

四,柳暗花明终逢春

在王英会不得不放弃争取梅花奖的时候,参评的事又柳暗花明,失而复得了,这届本来决定要报的两个名额,由于其中一个出了意外,于是剧协第一首选就把这个机会给了他,他又可以参评了。

2009年5月,第二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决赛阶段的评奖活动将在平顶山(北片)、杭州(南片)举行,可是阴差阳错,原本是北方的河北梆子,硬是被生生的安排到了南片(杭州),他不知道以前杭州演没演过河北梆子,但对于他参评“梅花奖”来说,观众能不能接受,剧场能不能热起来尤为关键,因为戏剧是剧场艺术,需要观众参与。5月9号,他在忐忑不安中,《清风亭》在杭州大剧院开锣了。

演员是属于舞台的,无论有再大再多的事情和顾虑,当自己站在舞台上场口,锣鼓敲起来,音乐想起来的时候,自己而不再是自己,已经幻化为剧中人物《清风亭》中的张元秀了--

虽然这次演出中他没有在北京演出时的碰头彩,但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深入,演员对角色的诠释和演绎,观众被带入剧情情境之中,随之掌声叫好声也多了起来。,观众喜欢看这种通过家长里短的故事,颂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题材的戏剧作品;当然也更说明了观众对于演员的精彩演出给予充分肯定。

散戏后,观众长时间起立鼓掌欢呼。还有的观众哭红了眼睛,带着墨镜到后台表示祝贺。应该说,当晚的演出非常成功,北京剧协及团领导对王英会的获奖也充满了期待。

按照评奖日程,杭州的参评演员演出到16号结束后,评委们将在17号评出本届获奖的一度、二度和梅花大奖。然后当天通知获奖者,18号赶赴杭州参加颁奖典礼。对于能不能得偿夙愿,一切还是未知数。

虽然只有短短一周的时间,对于王英会来说,确是度日如年,因为这么多年来的坚持努力,几次冲击梅花奖未能如愿,这次能否有一个满意的结果,这种等待既报以期望又有所担心,此时的心情是焦灼的..

在他的博客可以读到他当时的心情---

2009年5月17日,四点半,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儿把我从懵懂中叫醒,平时再正常不过的铃声当时听着就像是警报一样,那么刺耳。不!不是?应该是喜报才对!我胡乱的猜测着。。。。。。

在那一瞬间自己想到了很多很多,只有长舒一口气,我小心翼翼地拿起话筒:

“是王英会吗?我这儿是北京剧协,中国剧协通知,请你明天赶到杭州领奖”!……

对方接下来又说了些什么,讲了啥,已经不重要了,我的心俨然已经飞到了美丽的杭州……

2009年5月17日,晚18点,专职接送王英会与获奖演员乘坐的大巴到达颁奖现场外场,这时,锣鼓喧天,彩旗招展,踏上了象征成功的红地毯,接受大家的祝贺。闪光灯、霓虹灯光彩耀眼,掌声、欢呼声声震九天,幸福满足的笑容写在每个获奖者的脸上,拍照、签名、摁手模……

脚下的红地毯虽然只有短短的百十米,但这恰恰证明了所有戏剧人背后所付出的泪水与汗水,更有王英会30多年的戏曲生涯,6年来追逐梅花奖的苦与痛、回头想想,参评过程中的执着艰难与付出,都已经在此刻化作了过往云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真真正正感觉到,我,这次终于成功了!

2009年5月,王英会以一出《清风亭》参赛,拿到了代表中国戏剧表演单项最高奖的“梅花奖”大奖。专家对其的评论是,念白抑扬分明、感人肺腑;演唱真假声衔接自然,高低音挥洒自如,韵味醇厚;表演细腻感人,身段潇洒飘逸,完美的刻画了豆腐老汉张元秀拾子、育子、还子、斥子不同阶段的心理,演活了张老汉的暮年人生四部曲。

五,昆曲《红楼梦》 不一样的跨界

2010年9月9日,北方昆曲剧院打造的原创豪华大型昆曲青春版《红楼梦》正式建组,这部戏从筹划真正建组历经三年多的时间,主角演员全国海选决赛,这也是中国世界性的文学名著《红楼梦》与中国首批被联合国评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昆曲相遇,便成就了一部世纪佳作,中国戏剧界也指定了四朵“梅花奖”获得者演员为此剧保驾护航,袁慧琴饰贾母,史紅梅饰王夫人,魏春荣饰王熙凤,(因故袁后来没有参演),王英会饰演剧中人物贾政,此剧也在2012年初已拍成了昆曲艺术片电影。

2012年,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原创河北梆子现代戏《前门前》,是继《十八里香》之后又一部反映北京当代生活的原创河北梆子现代戏。该剧以政府斥资百亿元打造前门商业区为背景,讲述了北京老字号饮食文化如何继承与发展的故事,王英会在剧中饰演方继祖。该剧作为向十八大献礼剧目。现在正在热演中。

作者手记:

回顾王英会老师所走过的戏曲艺术之路,不难看出,他对艺术的执著,从不满足于现状,不甘于平庸,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己,做为河北梆子演员,戏曲创作者,导演, 在艺术建设中发挥作用,先后整理导演了《秦香莲》、《王宝钏》、《南北合》、《龙凤呈祥》、《周仁献嫂》《牧羊圈》等剧目,他又尝试并跨越了多个剧种来丰富自己的表演风格,其中有,京剧,昆曲,黄梅戏,山陕梆子等,且做出了很大的成绩,这也是历年来在戏曲行业演员跨界演出中所不多见的。

此时不得不让我想起雷宝春先生评价王英会老师的一句话,:“当一个演员走到一定程度以后,这种程度是要攻克的,比如文化的修养,艺术修养,等来自各方面的积累,当艺术发展到这个时候,就应该出新,就应该树立自己的风格了。艺术家要有自己的演剧思想,演剧风格”。

也正是他这么多年来的坚持.熔炼,王英会老师在演出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舞台艺术风格,潇洒飘逸,亦帅亦美,戏浓情亦真,更加为戏曲观众,戏迷所接受,喜爱,瞩目。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