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梆子进校园主题活动暨王英会老师首场讲座”纪实
宁静致远 整理 撰写
很高兴为北京河北梆子剧团王英会老师的“河北梆子进校园主题活动暨王英会老师首场讲座”进行文字整理,由于尚宏师兄在北京团的缘故,所以也对剧团演员有了亲密的接触,在和“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王英会老师接触的时候,感觉到他非常谦逊,和蔼,并没有大演员的架子,拍照留影时主动把我让之中间,可称大家风范,正是如此没有距离感,才会让更多的观众戏迷喜欢他的戏,敬佩他的为人。
上次看他的戏是在中国戏曲学院《窦娥冤》他饰演的窦天章,当时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算是第二次看他演出了,在天桥演出的《前门前》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直至关注,喜欢。
王英会老师和“戏迷联谊会”不遗余力弘扬河北梆子艺术,这也是我曾为戏曲人感觉到比较欣慰的事情,于是主动请缨,并得到王老师的首肯,进行整理的。
文章一共是三部分,现在先整理撰写了两部分:呈现出来,请关爱戏曲,尤其是河北梆子的专家,老师,戏迷。观众,读者,多提意见。
在这儿还要感谢我的好友,兄长,“宣惠河畔”对文章的雅正。
2012年10月28日晚19时到21点,北京语言大学逸夫报告厅内灯火通明、人头攒动,“河北梆子进校园主题活动暨王英会老师首场讲座”在这里举行。
主持人古橙橙: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欢迎来到“河北梆子进校园主题活动暨首场讲座”的活动现场,我是主持人古橙橙,很高兴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与大家共聚一堂,领略名师王英会老师的风采。来到现场的还有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会的同学,北京河北梆子戏迷联谊会的全体工作人员,中央财经大学红十字会的代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戏曲是民族的瑰宝,是我国的国粹艺术,她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审美教化的神圣使命,戏曲舞台上始终弘扬着真.善.美的传统美德,和仁、义、礼、智、信的民族精神,河北梆子艺术是我国戏曲百花园中独具魅力的奇葩,她作为燕赵地域文化传统卓越的代表,以其苍凉高亢的曲调,唱念做打繁难的艺术技巧,自古以来就受到京津冀三地乃至更广泛地区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十分荣幸地邀请到了北京河北梆子剧团的领军人物,王英会老师为我们做讲座。
王英会老师是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老生演员,国家一级演员,1977年开始学艺,从师”梅花奖”获得者雷宝春老师,中国戏曲学院第三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是河北梆子剧种首位表演专业研究生。主工老生,在河北省内外举办的各项专业大奖赛中屡获佳绩,多次荣获河北省青年演员汇演一等奖及戏剧节优秀表演奖,1999年底加盟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他天资聪颖,悟性很高,又有一副得天独厚的好嗓子,演唱高低音挥洒如珠落玉盘,醇厚的韵味如同煞口的佳酿,令人陶醉、回味;表演细腻、感人,身段动作潇洒飘逸,亦帅亦美。已成为河北梆子界老生行当中的佼佼者。他参演的剧目有《醉卧长安》、《女驸马》《严凤英》《花甲颂》、《清风亭》、《乌盆记》、《嫦娥奔月》,大型现代戏《村官李天成》、《叫魂》《前门前》等。他以《清风亭》的张元秀参加“百人剧场”演出,入选北京市文化局所属剧院团“百人工程”。 2009年5月18日,王英会老师拿到了代表中国戏剧表演单项最高奖的“梅花奖”大奖。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就交给王英会老师。
主讲人王英会: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的老生演员王英会,咱们北京的语音经常会把这个“会”字儿化了,周围同事也会叫我王英会(儿),刚才主持人介绍说,我演过《女驸马》《严凤英》,刚才听同学说吴琼老师也在这里为同学们讲过课,不知道是否提到过我,我们梆子团曾经和她一起策划创作了这两出戏并获得成功,去年我又参加了北方昆曲剧院的精品大戏《红楼梦》上下部的排练演出,这个戏在今年的年初也拍成了电影,这个月7、8号在梅兰芳大剧院参加全国性文化部组织的学术剧目奖,以及全国性的精品剧目工程。所以说,有人称呼我“会儿”, “会儿”就“会儿”吧!这就跟麻将里面的“会儿”一样,到哪儿就是混口饭吃!
今天来到这儿,和同学们在一起,称不上讲课,或者讲座,作为我们演员来讲,从小学艺,没有上过几天课,不像现在戏曲学院出来的学生要有一定的文化课做基础,我是1977年进入戏曲这一行,至今已经有35年了,如果说,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的艺术之路,以及对河北梆子的认识,还是能够胜任的,这也多亏了北京河北梆子戏迷联谊会的诚挚邀请,牵线,能够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学同学们见面。
在这儿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北京“河北梆子戏迷联谊会”的构成,“河北梆子戏迷联谊会”在北京,乃至全国还属首家,联谊会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而且都是非常年轻的兄弟姐妹,他们看完我们的演出之后就喜欢上了河北梆子,这也源于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喜爱,当然这里面也包括对我的喜爱,厚爱。
所以大家一拍即合,成立了“北京河北梆子戏迷联谊会”。今天我来到这儿也是向大家宣传、弘扬和普及河北梆子剧种及河北梆子艺术,在这里向联谊会的兄弟姐妹们,由衷地说一声:谢谢!。
现在,向大家介绍一下“北京河北梆子戏迷联谊会”的各位成员。
会长尹松健,在“国家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是联谊会组织中一个最年轻的小伙子。
常务副会长姜英鎏,他也是我们联谊会主要的策划人之一,新浪微博的名字叫做“寂寞梨园客”。他在博物馆工作,酷爱戏曲,在中央电视台的一些大型戏曲晚会中经常可以见到他忙碌的身影,他对每个剧种的剧目以及主要演员都非常的熟悉,经常撰写戏曲剧目观感,并附有自己拍摄的精美图片,所以也拥有很多戏曲界的好朋友。
秘书长杨莹,安徽人,以前是“北京黄梅戏联谊会”的秘书长,后来看了河北梆子之后,就“弃暗投明”,到了“河北梆子联谊会”当秘书长了,她也是联谊会组织者中唯一的一名女性,新浪微博名字叫“火丫头”。她在微博里面说,联谊会从今年的3月4号成立到每一个月,每百天,她都会进行记录,记录下我们的“孩子”(联谊会)多大多大了,她对联谊会的感情之深,让我非常感动,在联谊会当中她也是最辛苦的一位。
邓海春,是联谊会中最有学问的,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戏曲,不管是秦腔,粤剧,山陕梆子,尤其对河北梆子的资料搜集,甚至比剧团所拥有的资料还要多,今天的发言稿,他是主撰稿人。
张兵,是一个团委的负责人,新浪微博的名字,“应龙草堂”。
杨春涛,是来到这儿的“戏迷联谊会”会员里又能说又能唱的,如果有机会让他在现场给大家唱一段。
和北京市宣传部长鲁伟,音同字不同,非常年轻的--芦苇。
张伟,据他说,我在石家庄剧团做演员的时候,就看过我的演出。
还有极具河北梆子特色的“戏苑乡音”,他是特意从石家庄赶来的,由他和张伟负责戏迷的发展。
说到这儿,不由得不提及一件事儿,有几次在演出的时候,一些老戏迷哪,你甭看三十块钱的门票舍不得买,但是一听说联谊会组织免费观摩,哗---- 就全来了,我们这些联谊会的同志就受了罪了,就前几天在天桥演出《前门前》,那些戏迷抢票差点儿把我们的小魔女扑倒在地,她回到后台后就哇哇大哭,但是,一会儿,抹干眼泪,继续为戏迷组织工作无私地付出。
在这里我先谢谢“河北梆子戏迷联谊会”的所有成员。
今天能来到这儿还要感谢语言大学研究生部,来到这儿以后,才知道这里经常搞这样的专家讲座活动,如果说作为演员已经习惯了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来表演自己的拿手剧目,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但是今天面对大学的同学们做讲座汇报,又听说丁广泉是这儿的老师,两周就要到这里讲一次课,吴琼,等各位“大家”都到这里讲过课之后,就顿时感觉自己压力非常大,也非常的紧张。既然来了,就和大家在一起聊聊我的艺术之路吧,看看能不能给同学们一些启迪……。
(王英会老师从自己的孩提时代一直讲到盛年,用河北梆子作为一条主线始终贯穿其中。我们根据王老师的演讲录音以及网络资料试图勾勒出一幅王英会老师从艺经历的水墨画,或浓或淡、亦轻亦重,希望读者能从中看到一个艺术家艰辛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