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梆子:缘结四十年

1967年,经人介绍,王秀英认识了孙氏镇孙氏村的耿胜德,并嫁到了孙氏村。

而孙氏村有一个相传了百年的“忌赌同乐会”。这个同乐会成立的原因就是为了杜绝村人赌博的毛病。同乐会的曲调就是河北梆子。

而王秀英是一个对戏痴迷的人。来到婆家后,为了不让丈夫染上坏习惯,她每天晚上只要有时间,就和丈夫一起到同乐会去听戏,有时还随着演员哼上几句。这一哼不要紧,王秀英发现自己对河北梆子更有感觉,而她的嗓子好像天生为河北梆子而生,高亢宏亮,任谁都比不上。

当时村子里有曾经在天津地区小有名气的老艺人崔振山、吕宗纯、张金宝等,在听到王秀英的唱腔后,便手把手地教王秀英河北梆子老唱腔。

几位老人告诉她,如果想唱好河北梆子,就得把学好的评剧扔掉,否则唱出来会是四不像。

  为了学好河北梆子,王秀英忍痛放弃了评剧,从此一心一意学习河北梆子。

在孙氏村,王秀英同样遭遇到了公婆的反对,好在她的丈夫耿胜德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支持妻子的爱好,并和妻子一起到同乐会学习。自此,王秀英对河北梆子的投入一发不可收拾。

而《秦香莲》、《狸猫换太子》、《莲花庵出家》、《蝴蝶碑》等名曲被王秀英演唱得十分到位,她在其中担任正青衣。

  王秀英告诉记者,由于没有拜师学艺,她大多是在自己的揣摩中学会的。一个腔调掌握不准,她就得练上一段时日。王秀英为记者表演的《秦香莲》选段《大堂》中,有一个搭调是疙瘩腔,这个腔就是她经过了三个月苦练后的成果。

从此,周边县、乡镇的演出总少不了王秀英的身影。

夕阳红:草根“名腕儿”

2000年,王秀英成为退休职工中的一员。当年,她和老伴两人搬到了廊坊。

现年63岁的王秀英是社区、公园甚至附近县市区的“名角”。退休以后,王秀英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毕生的爱好上。每天早晨她都要到附近的公园去和自己志趣相投的玩伴们唱上半天,一起交流心得,互相指点,不亦乐乎。

王秀英擅长的河北梆子老唱腔曾经流行于天津、廊坊地区一带,如今能够唱出完整唱段的已经少之又少,像王秀英这样能够完成一整出戏曲的票友更是凤毛麟角。于是她俨然成了权威,并自然担任起了河北梆子老唱腔传承人的角色。

见到王秀英“身兼重任”,老伴更是自告奋勇地担任起她的“经纪人”,每次有地区邀请王秀英去唱,老伴都会为她精心准备,并负责练习唱词。两人都在戏曲中找到了无限的快乐,默契更是不断加深。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