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在天津与魏联升同台配戏的梆子武戏演员郝永雷,于1928年组织同行二十余人,在某外籍人士带领下离开天津,先经蒙古到欧洲一些国家巡回演出,后在侨民中培养出一批戏曲演员,组成华侨戏班。上世纪30年代中期,以白润普、陈宝庆、七岁红、小红牡丹为主演的华侨班由苏联回到中国,落户新疆伊犁,经常往返于伊宁、绥定一带演出梆子和京剧,颇受居住在新疆的京津冀各界人士好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专业戏班里,有一位应工青衣的苏联女子,常演《三疑记》《桑园会》等剧目,她在新疆作艺的情景,被美国作家写进上世纪40年代出版的《长城以外的中国西北地区》一书。
1933年,迪化发生推翻金树仁的政变,军阀盛世才趁机掌握了新疆的统治权。自他上台后,天津帮商人受到严重打击。1937年卢沟桥事变,内地爆发了日寇侵华战争,新疆通往内地的交通受阻,地方商业日渐凋零,天津帮商人元气大伤,从而直接影响到对河北梆子在新疆的财力支援。又由于通往新疆的各条路上土匪为患,天津的河北梆子艺人常于往返途中遭到兵匪的抢劫、杀害。由于这些原因,导致在新疆的河北梆子艺人锐减。
先期留在新疆的艺人队伍逐年老化,又得不到补充,因此,河北梆子在新疆逐渐萧条下来。后来,甚至失去添置戏箱、更新道具的能力。进入上世纪40年代,河北梆子在迪化、伊犁、塔城等地,一般只在每年春节、农历四月十八、七月十五的庙会上演出。据《长城以外的中国西北地区》一书记载,剧目有《广泰庄》《辕门斩子》《四郎探母》等,但行头破旧,行当不齐,艺术水平远非昔比,观众失去先前那般热情。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河北梆子在新疆更是江河日下,一日不如一日。当地的河北梆子艺人有的改工京剧,有的流入外省,纯粹演唱河北梆子的艺人已寥若晨星,再无力维持演出活动。在新疆红火了半个多世纪的河北梆子,由于失去赖以生存的条件,从此销声匿迹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