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戏无数,若要归类,则有些是给神看的,有些是给人看的,有些是给官看的。

忻州市北路梆子一团的《情悟五台山》妙就妙在既可给神看,亦可给人看,还可给官看。

救国、爱情、佛法,是至善事,却也是被糟践、被别有用心者所利用得最甚的事。起初看《情悟五台山》的剧情介绍,我心底便呻吟:这些元素堆砌,不知会是怎样的虚浮,怎样的一塌糊涂!但京城里实在太难看到北路梆子了,为了给耄耋之年的外公一解乡思,哪怕剧情天雷滚滚,也先请外公看了再说。

出乎意料,《情悟五台山》的剧本竟着实是难得的佳作,将爱国情怀、抗日历程,与山西历史风貌、佛国奥义巧妙贯穿。点题的一句“佛性即人性”尤堪品味——若真能悟此,也便不必问“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了。

只是舞台上的唱腔,教我听得甚是抓狂:那真的是梆子么?我虽然没怎么听过梆子,但我听过歌剧啊。落入我耳中的,分明就是一首首吸收了山西民间艺术元素的现代歌曲啊!不知这是剧团为了迎合市场有意做的“通俗化”尝试,还是听不惯正宗梆音的有关领导严重关怀所致。

就在我怀疑“台上这些真是专业北路梆子演员么”的时候,一段巧妙安排的戏中戏“五郎下山”横空出世!

我听得如痴如醉,忍不住带头大声叫好。旁人如梦初醒,随之掌声雷动。编剧良知可佩,不动声色地在这一瞬,昭雪了梆子的本来面目与剧团的真正实力!这样的唱腔才配一代代流传,才配让人在热血沸腾中永远地珍视啊!

自“五郎下山”后,台上虽又恢复了“歌剧化”,但梆子味道渐渐浓了起来。想来,即使作曲者本不懂梆子,但随着创作时日的增加,总有被育化的倾向。就好像历史上野蛮民族在先进民族的土地上再如何称尊称王,终究会被当地的先进文明同化。

我还发现个有趣现象:每当“戏歌”演唱到最有难度的段落,演员们不知不觉就会用上自棒子里练就的真功夫——就好像《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在少林寺与周芷若联手破阵时纵想只施展魔教功夫,但生死关头,难免露出九阳神功的看家本领。

可叹大势所趋,恐怕终有一天,民间千姿百态的艺术门类会纷纷被折磨得血肉模糊,最后千人一面,彼此无别。

鄙视作曲归鄙视作曲,台上的演员们却是非常让人敬佩!无论唱功,还是对人物的演绎,都非常出色。

演出结束后,外公激动得站起来久久鼓掌,直到谢幕完毕,观众几乎散尽,台上灯光也渐渐暗下去,仍站在乐池边恋恋不舍。饰演男女主人公的成凤英女士和李建国先生见老爷子如此执着,感动得重新返回舞台中央,特别向老爷子再次谢幕。

艺无止境,世上或无所谓艺术水平最高的演员;但像成凤英女士和李建国先生这般由心底自然而然地流露着对观众的尊重的演员,足当得是最伟大的演员了。

感谢北路梆子一团,感谢《情悟五台山》,让外公和我们度过了一个欢悦而有意义的夜晚!

回家的路上,外公兴奋地告诉我和我母亲:看戏的时候想起了很多以前在五台山打鬼子时的往事。那时八路军躲在山里,靠僧侣和当地百姓供给衣食生存。僧人在民间影响很大,僧人不仅帮助八路军,甚至亲自投身抗日,带动得更多的人加入到抗日的力量中来。

老爷子还举起自己的手指,喃喃:这只手指就是在五台山打仗的时候,被子弹穿过的啊……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