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黄,黄河水长,九曲十八弯奔腾在三晋大地上。

管声悠悠,管声悲怆,如泣如诉回荡在黄土高原上。”

让时间回到2007年11月20日晚上,湖北宜昌剧场,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奖”颁奖之夜。

随着颁奖日程的推进,台下的成凤英变得紧张起来,甚至觉得有点透不过气。她并不是个没见过大世面的人,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山西省“十大杰出青年”……这些她名字前的称呼足以证明这一点。但这一次,一贯大气沉稳的她真的紧张了!

紧张的原因并不是她对自己的戏不自信,而是解放以来山西就没有一个地市级剧团问鼎过中国专业舞台艺术的政府最高奖!这次全国入选“八艺节”的地市团仅有两个,一个是成凤英率领的忻州市北路梆子剧团,另一个则是“八艺节”的东道主宜昌市剧团。成凤英眼看着同来参加“八艺节”的国家话剧院、北京人艺、中国歌剧舞剧院以及一些省级剧团动辄上千万、甚至几千万投资所打造出的剧目宛如“皇家盛宴”,她不禁为自己的《黄河管子声》300万的“小手笔”感到心里没底。

“下面我宣布,获得第十二届文华剧目奖的是……”成凤英突然发现自己什么都听不见了,若干秒之后,她只见身旁的人激情相拥,个个热泪满面,她知道他们成功了、成功了,泪水瞬间夺眶而出——不仅仅为那块奖牌、不仅仅为了某种纪录,不仅仅为了某个愿望,而是为那支甘守清贫的团队超乎常人的艰辛付出,为自己突破行当从一个生角到一个旦角的痛苦“变性”,为一个剧种声腔发展之路上的危机攻关……《黄河管子声》所凝聚的就是一种地道的“黄河精神”。

2008年1月5日,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在内的全国、省级的20余家媒体聚焦忻州,探究“黄河精神”,探究一个地市级剧团的不平凡之路。

一曲“黄河管子”的艰难诞生

记者:很多人说《黄河管子声》是一部诗剧,拥有诗一样的语言、诗一样的大气磅礴,您的生活是否就有诗一样的意蕴?

俞立华(《黄河管子声》编剧):我的生活给了我创作的积淀,但并没有诗那么美,可我信奉苦难就是人生的财富。我出生在北京,却生长在晋西北,父母都是文化人,却因为历史的错位被文化所累,所以他们坚决不同意自己的女儿再走上文学之路,可文学似乎是我的宿命。1977年,我因为把文科想得特别神圣,在高考时选择了山西大学物理系,毕业后我无法抑制对文学的喜爱,改换了分配,去了忻州市文化局,几年之后去了戏研所搞理论研究。一直以来,黄水、黄土伴着我成长,那些在困难中挣扎、在艰难中寻觅、在爱与恨交织中生存的男人和女人们都鲜活地活在我的心里。很多年了,我觉得自己一定要写一部反映黄河精神的作品。《黄河管子声》原本是一部小说,主人公二柱有着真实的原型,当年俞立华的小说在《都市文学》上发表,编辑给出的评语是“充满着清新的感觉,提炼出了生活之美。”后来忻州打算成立二人台剧团,筹备团的团长找到了大学同学俞立华,“《黄河管子声》太棒了,为我们改一个二人台歌舞本吧!”俞立华本想拒绝,但她理解同学的困境,加之对忻州当地的山曲有一定了解,就勉强答应下来。

俞立华是个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好的人,既然答应了就一定不要让别人失望。三个月的交稿时间马上就要到了,《黄河管子声》二人台剧本经过一番艰苦修改已经捧在了手中,可就在这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俞立华的这位团长同学突然重病辞世。“事情太突然,我变得手足无措!”是啊,本子已经拿到手里了,却没有人知道,也不可能有人再会要啊,《黄河管子声》就这样搁了下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