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年过七旬的刘俊英是河北梆子“五杆大旗”之一银达子的义女、金宝环的徒弟,并同时受教于王玉磬和韩俊卿。在上世纪红极一时的天津小百花剧团中,她挑梁主演,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多次接见,并多次为贺龙元帅演出拿手剧目。京剧名旦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以及常香玉、郭兰英等老一辈艺术家都对她的演出表示出褒奖和喜爱。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梆子的代表性传承人,刘俊英向记者讲述了她与河北梆子结缘的“前世今生”。
小时候,家住南市的刘俊英从自家窗台就能望到庆云戏院的上场门。银达子、王玉磬等名家每天都从这里进进出出,让“近水楼台”的刘俊英在激越高亢的唱腔中深深迷上了河北梆子。她回忆说:“那时候我就像个疯丫头,每天听那些名家唱段,还自己模仿表演。”因为年纪小不用买票,她还经常偷着跑进剧场看演出,虽然没少被母亲打,但她笑称自己是“记戏不记打”,“家里一有客人来,我立刻又溜进剧场。那时真是入了戏,分不清哪个是现实哪个是演戏,看《孔雀东南飞》时,恨不得上台打那恶婆婆一顿。”
虽然酷爱梆子,但母亲并不同意刘俊英学戏,为此还把她送回了河北老家。一次偶然,刘俊英得到了拜名师韩俊卿学艺的机会,在老师的劝解下,母亲最终同意,这也让刘俊英有了和银达子、金宝环这些名家学习的机会。从此以后,海河边就多了一位每天凌晨3点和老师一起喊嗓,练功房里又多了一位每天苦练倒立、下腰、劈叉等基本功的小姑娘。在这种被刘俊英形容为“累得死去活来”的训练中,刘俊英练就了甜美圆润的唱功,形成了文武兼备的艺术风格。在她看来,梆子比其他曲种难唱,声音必须落下来,飘着不行,而且要低而不散、中而不硬、高而不燥。
天津是“曲艺之乡”,这一美名得来不易,刘俊英认为,只有优秀的演员才能培养出内行的观众,反之亦然,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时代在发展,“卫梆子”如果裹足不前同样会被时代湮没。刘俊英说,在艺术改造和创新方面,基础戏不能动,这是对历史和前辈的尊重,其他戏可以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在学习中,应先学会驾驭再谋求创新,否则功力不到就成了乱改,最终会毁了真正的艺术。
相关链接
在传入天津前,河北梆子因由山陕梆子演变而来,且唱腔带有河北方言和秦腔味儿,又被称为“秦腔大戏”或“直隶梆子”。清乾隆年间流入天津后,在独特的天津都市文化熏染下,“老派”的梆子发生变化,演化出“卫派梆子”,具有浓郁天津地方特色的“卫梆子”就此诞生,在中国戏曲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卫梆子”传燕赵之声,融津卫之韵,承直隶之腔,流山陕之源,19世纪末20世纪初,天津梆腔先辈完成了对“山陕派”“直隶老派”梆腔的地域化、都市化改造。在结构上融入了女演员,使舞台表演更加丰富;在唱腔、唱法、表演及剧本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舞台艺术样式,成为河北梆腔的主流。2008年,河北梆子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