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54年后山东梆子再振兴
时间:2014-09-26 03:39:26来源:大众日报作者:王红军
2014年9月28日至10月28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的“山东梆子进北京——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山东梆子精品剧目展演”将在北京举行,四台新排演的山东梆子精品剧目将先后亮相首都舞台。此次展演是时隔54年后,我省再次组织山东梆子集中晋京举办演出展示活动。
1960年,山东梆子剧团曾经带着《墙头记》、《万家香》、《玉虎坠》、《两狼山》等优秀剧目到北京汇报演出,掀起了山东梆子的热潮。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沉寂之后,齐鲁大地最具代表性剧种之一的山东梆子,为何能重新焕发生机?
省文化厅副厅长陈鹏说:“山东梆子有3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梆子腔系统中独具风格的古老剧种,并以其丰富的剧目积累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创造过耀眼的辉煌。新中国成立时,全省有43个专业山东梆子剧团,民间业余班社更是不胜枚举,演出遍及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地,涌现出一批享誉全国的山东梆子名家。”
“但由于种种原因,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伴随着部分专业剧团的纷纷解散,山东梆子的发展逐步滑向低谷。”面对剧团数量锐减、人才队伍不足、剧团生存困难等实际问题,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厅联合启动了“山东地方戏曲振兴工程”,以剧种保护与扶持为依托,推动地方戏曲健康发展。
陈鹏说:“近些年来,在‘山东省地方戏振兴工程’的推动下,山东梆子异军突起。尤其是借助筹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契机,全省各市山东梆子院团发挥当地文化资源优势,创作排演了一批弘扬时代精神、彰显齐鲁特色的山东梆子精品剧目,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充分体现了山东梆子的发展水平。”
2008年,我省设立了“艺术创作专项资金”,并结合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资金数额不断增长。2014年,我省决定每年拿出3000万元用于省直院团艺术生产和建立推动全省艺术创作的长效机制。其中,60%以上用于扶持地方戏创作生产,对重点剧目从选题论证、剧本创作到排练演出、加工修改给予全程资助,对在全国重要戏剧比赛评奖中获奖的院团和个人进行重奖。与此同时,各市对地方戏剧种及相关院团的扶持力度也逐年加大。
据介绍,参加此次展演的4台剧目,都是为备战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而精心创排的,经过了数十次的反复打磨,其中《古城女人》、《圣水河的月亮》、《两狼山上》均获得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并获得“文华剧作奖”、“文华导演奖”、“文华作曲奖”、“文华舞台美术奖”、“文华优秀表演奖”等多个单项奖。《萧城太后》参加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摘得“剧目金奖”,并获得“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等六项大奖。这些奖项充分反映了山东梆子目前的整体艺术水准。
十艺节后,为推进繁荣山东舞台艺术长效机制的建立,省文化厅又出台了繁荣发展山东舞台艺术的“4+1”工程,即“山东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山东省地方戏振兴与京剧扶持工程”、“山东省优秀保留剧目工程”、“山东省舞台艺术英才培育工程”和鼓励优秀剧目、优秀人才参加国内外艺术比赛的扶持奖励办法。特别是制定的《山东省地方戏振兴与京剧扶持工程》,为繁荣发展地方戏曲建立了管理体制规范、运行机制科学、财政保障有力、演出市场活跃、人才水平明显提高、剧目创作普遍繁荣的地方戏曲发展新机制。
陈鹏表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群众审美取向的变化以及文化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山东地方戏曲的生存发展确实遇到了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但随着舞台艺术长效机制的建立,一些多年来创作方面趋于下滑的剧种,如山东梆子、柳琴戏、五音戏等,重新焕发了活力,涌现出多部优秀剧目,充分体现了山东推动地方戏振兴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山东梆子进北京”展演安排
《古城女人》9月28、29日 梅兰芳大剧院
《两狼山上》10月21、22日 长安大戏院
《萧城太后》10月23、24日 梅兰芳大剧院
《圣水河的月亮》10月27、28日 梅兰芳大剧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