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来步轻快和风扑面,猛抬头桃似火绿柳似烟……”每当听到这么高亢激越的唱腔,戏迷朋友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田春鸟先生在河北梆子《蝴蝶杯》中成功塑造的田玉川形象。如今,田春鸟先生已经73岁,年过古稀的他,嗓音依然高亢激昂、荡气回肠;早已退休的他依然全心扑在河北梆子文化的传承上。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石家庄市建华大街的文化厅高职楼的田先生家中,对这位“绝妙小生”进行了采访。

七旬艺术家知足常乐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建华大街的文化厅高职楼,没想到的是鼎鼎有名的田春鸟先生竟居住在如此老旧的小区内。按响门铃后,田先生应声打开了房门,并热情地带领记者一一参观每个房间。这是一处不足70平方米的老式住宅,田先生一住就是20多年,每个房间都挂满了书画作品和照片,有夫妻合影、戏迷合影、日常生活照等,更多的则是田春鸟先生演唱时的剧照。书房内整齐地摆放着众多关于河北梆子的资料和获奖证书,阳台上养着小鸟,种着多种花草……可以想见,房屋的主人一定是个热爱生活的人,虽然并不宽敞,却格外温馨别致。亲戚朋友曾多次劝他换套宽敞点的大房子,老人总是笑着摇摇头:“住了这么多年了,这套房子就是我‘温暖的家’,就意味着美好的生活。屋南面几颗梧桐树已经超过了我五楼的家,北面两棵大槐树也已参天,每天都能看到麻雀、喜鹊、鸽子和布谷鸟的身影,听到它们快乐的鸣叫声,这样的日子其乐融融,我无论如何也舍不得离开呀!”

今年73岁高龄的“绝妙小生”田春鸟先生,已经从艺58年了,回首自己走过的人生路,田先生觉得那真有弹指一挥间的感觉,他不禁感叹生命的短暂和可贵:“我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当做是上天赐予我的礼物,我感激并珍惜,对于那些得不到的从不强求,所谓知足常乐人平安呀!”

将传承河北梆子进行到底

田春鸟先生家的挂历上密密麻麻的记录着他每一天的日程安排,记者仔细观察发现田先生的行程已经安排到了11月份,演出、辅导学生、社会公益活动等几乎占据了他退休生活的全部,正如他自己所说:“退休后,我更忙了。”

1997年,田春鸟先生正式从河北梆子剧院退休,退休后他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河北梆子的艺术传承中。1998年,刚刚退休的田春鸟在新乐市创建了新乐职教中心艺术专业梆子班,后来这一梆子班进驻到河北梆子剧院,为培养河北梆子后继力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2005年,为解决河北梆子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他与河北梆子剧院的李建锁院长四处奔走,组建了“振兴河北梆子委员会”,还为剧院解决了40个招聘指标,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才的流失,为剧院的发展储备了后继力量。当年的那些后继人才,如今都活跃在国内外的梆子舞台上,成为河北梆子的中坚力量。

田春鸟先生为人亲和,没有架子,对每一个向他求教学戏的戏迷都欣然欢迎,并毫无保留的传授河北梆子的知识和技巧。保定雄县的崔钰瑄今年4岁,虽然家里没人从事艺术工作,但对河北梆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有很高的悟性。家里人找到田春鸟后,田先生发现这小姑娘确实有天赋,便耐心的对她进行指导,并带着小姑娘到长安公园、居民社区义务为百姓唱戏。北京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高文兴自幼热爱河北梆子,尤其喜欢田春鸟先生的小生唱腔。辗转多次,2010年6月,高文兴来到石家庄,田春鸟先生热情地接待了他,并带他参观河北梆子剧院图片展,感受河北梆子文化,还特意邀请他到家中做客,向他传授河北梆子的发声技巧。对此,高文兴无限感激:“做人、从艺,先生都是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刻苦与实力赢得观众的掌声与赞美,这才是名副其实、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

田春鸟先生被文化部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如今,在戏院、社区、公园、学校,戏迷经常可以看到这位古稀老人忙碌的身影,传承河北梆子对他来说就是一辈子的事业。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