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蟠龙梆子剧团还是小山村里一个一穷二白、濒临解散的小剧团,通过这些年的摸索发展,剧团不仅焕发了勃勃生机,而且发展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年创收近百万,多次登上国家级媒体,并在2016年全市总结表彰大会上荣获“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奖,取得了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
挖掘人才,打造影响力
蟠龙梆子俗称“老婆调”,是莱芜市钢城区辛庄镇下陈村的一个地方小剧种,延续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蟠龙梆子剧团多年来一直靠承接一些小型演出及庙会维持着,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出市场需求量逐步降低,承接的演出越来越少。到2007年时,剧团仅剩11人,人心涣散,一穷二白,负资产数千元,已无法正常进行演出活动。“我们也多次寻找有文艺爱好的人,但是大部分人觉得这是‘不务正业’,挣不了钱,不想参加。” 蟠龙梆子党支部书记石茂山说。为了打破这个瓶颈,蟠龙梆子剧团拓展思路,由被动变为主动,通过拉赞助、自筹资金、寻求上级帮助扶持等方式,筹措资金,设立奖金,筹办了“农民歌手大奖赛”、“民间最强音”、“十八般舞艺”、“我不是演员”等多项赛事活动,前后共吸引省内外数千人参与,这其中表现优异的参赛者被吸收到了剧团,有力地扩充了队伍。
为了扩大剧团影响,团长韩克先后制作了“农民拍电视”、“农民拍贺岁剧”、“农民导演PK大导演”等多个新闻焦点,受到了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省级媒体的采访报道。蟠龙梆子名声大振,演出项目一时应接不暇。
聘请专家,创作文艺精品
随着电视、网络的风靡,小品、歌舞各类节目广泛地活跃在电视荧屏上,传统的演艺方式,很难得到群众的认可,演出市场持续低迷。为了更好地适应大众口味,寻找剧团生存之计,剧团在节目形式上进行了多元化的改革创新,创作了小品、相声、歌曲、编导小戏等众多群众喜闻乐见、接地气的各类舞台作品,创新了表演形式,增加了承接演出的数量,使坐以待毙的局面得到初步改善。
为了解决创作能力低、演员素质差的问题,剧团还聘请了山东省话剧院国家一级编剧苑福善、国家一级编剧张丽华、国家一级导演方航一、国家一级作家毕玉堂等众位专家为艺术指导,提高团队的整体艺术素养和水平,先后创作了《养老榜风波》、《父亲是个农民工》、《土豪爹的婚事》、《十五的月亮》等微电影作品,荣获第三届亚洲微电影节优秀作品、华东地区微电影大赛一等奖等诸多奖项,其中《十五的月亮》入围北美洲国际微电影节并在加拿大进行网络展映,“很多人都说我们‘拿奖拿到手软’,这些奖项的获得是对我们的肯定,更增加了我们的信心,提振了我们的士气。”韩克说。
把握市场需求,发展新型产业
蟠龙梆子经济实力差、底子薄,发展文化产业相对困难,因此采用了整合社会资源,借力用力、资源互换的方式增强自身实力。“刚开始我们连演出车辆都买不起,我们就采取冠名的方式多方寻求支持,最后获赠价值4万元的车辆。”韩克说,“微电影《父亲是个农民工》上映时,我们研究了一项整合资源的捆绑营销方案,将化妆学校、影城、KTV、餐饮等若干意向单位植入进影视作品,而这些单位提供各类低价的免费服务或产品,打出买票看《父亲是个农民工》即送众多合作单位提供价值600元大礼包的广告。自作品上映起,连映36场,场场观众爆满,收入6万多元,创造了本土作品在本地卖票上映的神话。”
为了更好更快地迎合当前文化市场需求,剧团正式通过工商部门注册了莱芜市蟠龙梆子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重点推出了影视、网络、演艺、庆典4个产业项目。截至2015年底,该剧团从一个欠债的乡村“野班子”,变成了资产总额突破300万元,固定资产突破150万,年创收突破了100万元的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实现了从民间小剧团转型为文化企业的产业发展目标。(记者 张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