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秦腔,河北梆子等等是豫剧的兄弟剧种,那么山东梆子无疑是豫剧的孪生兄弟。他们不论形神都是那么相像。但正如世界上的双生子尚有差别而得以辨认,性情方面更不可能一样,山东梆子经过长期的相对独立发展,已经表现出与豫剧的风格差异,例如同样的一个过门,豫剧婉婉转转,山东梆子却是直楞楞的,但它们还是一个过门。

听山东梆子,过瘾,那才是真正的“高调梆子”啊,而豫剧的这一特征却遗憾地丧失了了大半。“河南呕”哪里寻?山东梆子虽然是“山东呕”,但那飘在云际苍鹰翱翔般的唱腔却让我隐隐伤怀,不曾逝去的豫鲁高调,像没有湮灭的记忆。如今的河南梆子,是个大剧种,在全国数一数二,山东梆子却静静地藏在鲁西南的平原村落间,幸与不幸,谁能说清?豫剧流行了,就不得不承受时代的驱策,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山东梆子却可以固执地自弹古调,不管是改革开放还是金融危机,都能不闻不问,像一个隐士。如今的河南梆子,盛行“新调”,一张新皮,似乎兼具了豫西调的本嗓,豫东调的呐喊,又说是变雅致了,比过祥符调积累起来的遗产,却一并失去了三者的神韵。豫剧一直处于时代的洪流中,已经失去了太多,至少在所谓“学院派”中。今天已经挖掘出来的著名豫剧流派中,常派是高亢的,却不够激烈,因为常派是个兼具豫东豫西腔调的流派,而祥符调诸派在发展过程中早已收敛了野性,汴梁故都的风韵将其熏陶。现在,难以找到一个像山东梆子那样的流派了,虽然它还在民间。也正是这个原因,山东梆子更有资格以不同于豫剧的姿态面向观众。

还是那句话,幸与不幸,谁能说清呢?山东梆子从表演到唱腔都具备一个大剧种的特质,但很难走出它的故土了,就像其他很多中原小剧种一样。现在复兴山东梆子的口号也是风生水起,但其实是“复活”。唱老调它是山东梆子,唱新调就不免重走豫剧走过的路子,其他的戏曲如二夹弦、坠剧等等亦是如此。于是它只有固守,一成不变,这对于听者或许并非一件坏事吧。(汴水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