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stic Appeal of the Four Big Operas

Shanxis theater arts have carved out a vitally important niche in Chinese drama history. Southern Shanxi, in particular, was home to Shanxis and Chinas theater arts. Its dramatic and operatic art is as diverse as its history is long. Other than the imported ones like Peking Opera, Yu Opera and Qu Opera, Shanxi has as many as 52 kinds of homegrown operas.

在中国的戏剧史上,山西省戏剧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晋南地区,是山西省戏剧、也是中国戏剧的发源地之一。

蒲剧兴于蒲州(今山西永济县境内),又称蒲州梆子,也称“乱弹”、“晋腔”、“山陕梆子腔”等,与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并称山西四大梆子。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就出现了乐师及唱班、杂耍。汉代百戏流行,到了汉代中期,百戏活动在我省晋南更是风靡一时,虽说当时的百戏还算不上戏曲,但它已经形成、孕育出戏曲艺术的胚胎。

从汉代到宋代,经过一千多年的孕育和演变,戏曲日趋成形。到北宋年间,在我省晋南、晋东南的一些乡村已出现了专供演员演戏的大戏台。所有这些,都反映出当时晋南、晋东南的戏曲艺术已达到一定规模。

我省戏曲艺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剧种繁多。除京剧、豫剧、曲剧等外来剧种外,地方戏曲就有52种。昆腔、高腔、皮黄腔、梆子腔等全国较大声腔剧种,都能在我省找到它的历史轨迹。

最早流传于晋南临猗、万荣、运城一带的锣鼓杂戏及晋北五台、应县、山阴、宁武、朔县、岢岚、五寨一带的赛戏和晋东南长子、平顺等地的队戏,对于我省戏剧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戏剧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伴奏只用大鼓、大锣等打击乐器。

明清两代,随着元杂剧的衰落和昆山腔、弋阳腔、青阳腔等声腔剧种在我省的流传,以梆子、乱弹为主体的地方戏曲蓬勃发展起来。明代嘉靖年间,吉县重修乐楼的碑记中就有“正月吉日蒲州义和班在此献演”的记载。清康熙四十六年冬季,平阳知府邀请戏剧家孔尚任在平阳纂修《平阳府志》时,在新春元宵节当天,观赏了当地秧歌、竹马、昆曲、乱弹等各种传统的民间文艺活动,他在一首乱弹词中写到:“乱弹曾博翠华看,不到歌筵信亦难。中国戏网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谢谢,共同推广戏曲文化。最爱葵娃行小步,氍毹一片是邯郸”。他这里说的“乱弹”,即为蒲州梆子,从这首讲诗文中可以看出,当时蒲州梆子已形成独特的表演形式,并且已出现了像葵娃这样基本功扎实的著名演员。

蒲州梆子

蒲剧又称蒲州梆子,也称“乱弹”、“晋腔”、“山陕梆子腔”等,与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并称为我省四大梆子。

清嘉庆、道光年间,蒲州梆子慢慢形成了南路、西路两个流派。南路派以芮城为中心,演唱风格大弯大调,基本不使用假嗓;西路派以蒲州为中心,演唱风格大都粗犷火爆,在特技上有一定功夫,且唱词较多,戏文通俗易懂,剧目丰实。

清咸丰、光绪年间,祁县太谷票号用一千两白银收买了蒲州的一个戏班,他们到全国各地走访演出,在此期间,带出了一大批著名演员如七百生、老蒲州等,他们在走访演出的同时,同中路梆子、北路梆子及京梆子有了密切接触,使他们的戏路更加宽广。蒲剧名伶人才辈出。如老元儿红(即张世喜:山西猗氏马营人、郭宝臣之师)、郭宝臣、二宝红、天明亮、盖陕西、十七生等都能独当一面,而郭宝臣、侯俊山尤为杰出。

上世纪20年代,蒲剧出现了不少优秀剧社。他们活动遍及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少以杨登云、孙广胜、王存才为首领的著名演员。

新中国成立以后,蒲剧事业有了飞速发展,出现了如任跟心、郭泽民等一大批为蒲剧艺术做出重大贡献的著名演员。

蒲剧的音乐包括唱腔、曲牌和锣鼓三部分:剧目有本戏、折戏等500多个,分别以唱、做、念、打取胜的剧目均有。有群众中影响最大者为《窦娥冤》,这台戏集蒲剧演员的精华,珠联璧合,艺术精湛,称誉一时。蒲剧在表演特技上主要有帽翅功、翎子功、髯口功、梢子功、椅子功、幡子功、跷功、扇子功等。

中路梆子

晋剧因其形成和活动于山西中部地区而称中路梆子。中路梆子在形成初期,大胆吸收了晋中民间艺术,显示出了中路地方特色,有力促进了中路梆子的发展。

在清末民初,晋中盆地的商业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素养的提高,各路戏剧票社也轰轰烈烈地发展起来。由于许多商人热衷于吹拉弹唱,因此,商人和艺人共同研究唱腔,切磋技艺,并且资助艺人。所有这些,对中路梆子的唱腔和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上世纪30年代,中路梆子发展到鼎盛时期。西果仙、张宝魁、三儿生等中路梆子各派名伶相继在全国走红。

在北平(今北京)演出时,中路梆子艺人与京剧同行进行广泛的艺术交流,丁果仙以《反徐州》同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的《四进士》互相学习,吸收了京剧的艺术营养,使中路梆子在艺术上更加炉火纯青。

全国解放后,党和政府为了继承和发展中路梆子的传统艺术,先后培养出了王爱爱、田桂兰、宋转转、吴爱卿等一大批优秀演员。他们在晋剧舞台上闻名遐迩,显示出晋剧艺术的可喜景象。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因形成和主要活动于我省北部而得名。其音乐分唱腔、曲牌和锣鼓经三部分。唱腔的主要部分属于板腔变化体,由各种板式有规则地连接而成。其板式是:夹板、慢板、二性、垛板、三性、流水、介板、滚白等。

北路梆子的主要剧目现存的有400多个,其中大部分取材于历史演义和古典小说。也有一些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的剧目。此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编过不少反映当时斗争生活的现代题材剧目。

传统剧目《金水桥》,1980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为舞台艺术片。传统剧目在艺术上主要表现为:一、民间色彩浓厚,在表现神怪等故事情节时也赋予了普通百姓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情趣;二、语言生活化,通谷易懂,老百姓易接受;三、唱词多,这也是北路梆子最显著的一个特点。

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由于其产生并主要流传于秦汉时期的上党郡而得名。关于上党梆子的起源,说法很多,一般认为它形成于泽州(今山西晋城)。虽名为梆子,实为昆(昆曲)、梆(梆子)、罗(罗罗腔)、卷(卷戏)、簧(皮簧)5种声腔同台演出的剧种。在其形成过程中曾受到蒲剧的影响,但与以上3大梆子迥然不同。

1959年,在晋城青莲寺中佛殿的屏板上,发现了在道光十一年(1831年)十月十五日的演出剧目单,其中《彩仙桥》、《对松关》、《大赐福》等都是上党梆子的传统戏。抗战时期,我军挺进晋东南,创建了太行、太岳根据地。上党梆子焕发了勃勃的生机。著名作家赵树理在此创作的现代戏《万象楼》,创作和改编的古装戏《邺宫图》、《韩玉娘》十分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接着《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白毛女》等剧目也先后由上党梆子剧团演出。

上党梆子经过历代艺人的探索、创造,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表演程式和艺术风格。上世纪80年代,上党梆子异军突起,涌出《杀妻》、《借粮》、《两地家书》等一批新鲜剧目,并在表演、音乐、舞台等方面有所创新,使上党梆子在保持原剧种特色的基础上,使剧情更加抒情、动人,受到观众的喜爱。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