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里戏外 爱情常相伴
吴桂云每次演出河北梆子《钟馗》,身为剧团团长助理的扈晓波都负责监场,12月10日晚在沧州影剧院的演出也不例外。扈晓波说,在台下监场,才能听到观众的真实评价,有利于一出戏的改进和提高。而他说,自己这么做,更多的是出于对妻子事业的支持和爱护。
一
1985年扈晓波与吴桂云相识之前,两个人活在两个不同的天地里。扈晓波,保定蠡县人,受喜爱戏曲的父亲影响,参加了村里的梆子剧团,后辗转来到黄骅市梆子剧团,这时他乃是个临时工,唱二、三路文武老生,户口在农村。吴桂云则完全不同。她是任丘人,从小在沧州长大,家中从父亲到哥姐都唱戏,她耳濡目染也爱上了梆子,后来她的大姐到黄骅市梆子团当负责人,她也来到该团。她嗓音好,不久成了团里的一线文武老生演员,是一名正式工。
经人介绍,扈晓波与吴桂云相识并相恋了,但当吴桂云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姐和家人的时候,遭到了一致反对:他是个临时工,户口在农村,你想没想以后的生活?吴桂云却直率地说:“他的情况我都知道。”家里人不放心把家中的小妹托付给身在外地农村的扈晓波,他们发动朋友,甚至编织谎言,希望唤醒陶醉在爱情中的吴桂云。吴桂云却说:“我相信扈晓波。”在黄骅梆子剧团恋爱的两年中,扈晓波也承受着方方面面的压力,比他小四岁的吴桂云信誓旦旦:“你放心,我就是成了裴艳玲那样的艺术家,我也不会和你分手。”
1987年,由于全国戏曲开始走下坡路,县市级剧团解散了。吴桂云的大姐原本是天津市河北梆子剧团演员,当时政策规定她可以带一名亲戚进入天津。大姐把名额给了吴桂云:“你嗓子好,到大城市发展才有出路。”可吴桂云说什么也不去,他担心自己一旦入津,将无缘和扈晓波在一起。大姐伤心极了,她想不到小妹对爱情竟这么执著。
后来,吴桂云与扈晓波来到沧州市梆子团搭班唱戏。离开了亲人,吴桂云第一次尝到了生活的艰辛。但她无怨无悔,因为有恋人的同行。
二
1987年在沧州市梆子剧团时,河北省艺术学校来招学生,吴桂云想到了扈晓波。可扈晓波不愿意去,他已经23岁了,再说上学需要钱,家中父母也需要钱。吴桂云说:“钱你不用担心,我靠演出赚钱供你上学。”说完拉着扈晓波去报了名。
扈晓波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艺校,两人分别时相约:一周要写两封信以慰思念。从此,在扈晓波求学的3年中,吴桂云走上了演出赚钱供恋人上学的道路。
同是随团演出,可现在和原来的情形完全不一样:没有亲人在身边,吴桂云一切都靠自己。行李不会扛,她就抱着,遇上头痛感冒,她就捱着,从不会独立生活到学会事事独立,吴桂云成熟了。父母不忍女儿这样辛苦的工作,他们说:女儿回来吧!我们给你钱供晓波上学。可吴桂云说:“我能自己赚钱,这样晓波才用得踏实。”他拒绝了父母的好意,因为她知道,自己爱晓波的同时也爱着舞台爱着观众爱着戏曲。
这期间,让吴桂云感到快乐的事有两件:一是给恋人写信或是收到恋人的信,二是演出费分下来的时候。通过每周两次的信件,吴桂云和扈晓波交流着彼此的思念和他们对戏曲表演的认识,三年来信件足有一尺厚,两个人都精心地保存着,他们说这是爱情的见证,每到演出费分下来,吴桂云总要拿出一大部分给扈晓波寄去,沧州市梆子团藤师傅至今记得1988年的冬天,他们到黄骅的一个村里去演出,吴桂云拿到50元的演出费,她抽出45元交到藤师傅手里,让他去乡里寄给扈晓波。藤师傅说雪太厚了,等化了再去吧!吴桂云说了半天好话,藤师傅实在拗不过,也被她的诚意打动了,换了双雨鞋上了路。
扈晓波上学3年,吴桂云节衣缩食供了他三年。不仅如此,吴桂云每年还拿出钱来寄给扈晓波远在保定蠡县农村的父母。无怪扈晓波的母亲一见儿子就说:“桂云是个好姑娘,你可得对得起人家呀!”
三
1990年,扈晓波毕业后分配到邢台市梆子团,并将吴桂云调了过去,两人同年结婚。
5年的爱情有了结局,但吴桂云并没有感到理想中的和谐与快乐,更让她苦恼的是戏曲道路上的阻塞。吴桂云虽两次考取河北艺校,但都因故没上成,而调到邢台后,她也常感到自己没有用武之地。就在这时,一次演出中,一位演员因身体原因无法上台,吴桂云临时上台救场,主演《南北合》。扈晓波坐在台下紧张地看妻子的表演。演出结束时,他身边的一个人说:“这是个好演员。”扈晓波一问才知道,这个人是中国戏曲学院的。一语惊醒梦中人。扈晓波恍然大悟,妻子的外形、嗓音像极了裴艳玲,只有向这方面发展,才有出路。
这时戏曲表演艺术家裴艳玲主演的《钟馗》轰动全国,很多京、昆、梆、评剧演员学演钟馗,因这一角色难度太大,都未获成功。扈晓波建议妻子:要演就演最难的。吴桂云有些犹豫,自己从未演过《钟馗》,能行吗?扈晓波鼓励她:“有我在,你一定行!”这时扈晓波在工作之余,开了家戏剧照相馆,为了妻子,他毅然关掉了火爆的照相生意,夫妻俩全身心地投入到排练《钟馗》中来,一排就是十年。
十年来,为了《钟馗》夫妻俩失去了很多:没有休息时间,单位家里都是《钟馗》;为了排练这部戏,这个家不断迁移,从邢台到保定到北京再到石家庄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为了《钟馗》,吴桂云两次打掉腹中胎儿,扈晓波深深理解并支持着妻子……扈晓波有戏曲专业知识,他把这些灌输到排练中,他是妻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第一个观众。在他的督促和支持下,继裴演玲之后,《钟馗》在吴桂云的身上活了起来,在全国“火”了起来。而在这个过程中,《钟馗》让他们夫妻重新体会了初恋的感觉,共同的追求不仅让《钟馗》重放异彩,还使他们的生活充情与艺术的火花,戏里戏外都是那么和谐、自然。
(记者 杨金丽)
(摘自 《沧州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