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戏剧院送戏下乡:豫剧梆子一起演 村民免费过戏瘾
来源:菏泽市人民政府门户网
画眉鸟在身旁的笼子里跳跃,农用三轮车上年届七旬的陈继伦老人一边听着戏一边在腿上打着节拍。令他陶醉的豫剧《桃李梅》是山东省菏泽市戏剧院送戏下乡系列演出中的一出。 11月15日下午,记者跟随“金秋齐鲁文化行”(第二批)团队抵达首站菏泽市,在距离菏泽30多公里的郓城县张集乡大潭村与2000多名来自周边各村庄的村民一起免费观看了演出。
张集乡大潭村位于鲁豫交界处,无论是豫剧还是山东梆子在这里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而这次送戏到大潭村的菏泽市戏剧院山东梆子剧团要为老百姓演豫剧、唱梆子。该团一行60多人从11月14日起一连6天、每天3场,让当地群众免费过足戏瘾。当谈到“免费”时,菏泽市戏剧院院长徐向东动情地表示,“政府出钱,百姓看戏”既是文化工程,也是惠民工程。每场演出菏泽市政府财政补贴2000元,在解决院团演出经费困难的同时,也让广大群众特别是地处偏远地区的群众,欣赏到了来自市级院团提供的高水平演出,不但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有利于传承弘扬戏曲文化。
记者在演出现场看到,这里虽然没有围墙,没有座椅,甚至地面也不平整,但高高的舞台上,道具、布景一样都不少,还有专业的音响设备和字幕机。而现场的观众丝毫没有拘束感。在紧挨着舞台的地方,有坐在凳子上的“聚精会神派”,其认真劲儿不亚于课堂上的学生;在稍远处,有像陈老汉那样的“逍遥派”,坐在自己的车上,边听边品,还时不时地与他人交流一下;在外围出售烤肠、烧饼、爆米花的小摊前,有边吃边看的“享受派”,他们真正享受到了“戏楼茶座”的待遇。而围着舞台,一群孩子跑来跑去,他们绝对算是“追星族”:演员刚要退场,他们便一下子钻到舞台下,穿到舞台后,坐在箱子上看刚刚退场的演员如何换装。
“在家门口看戏,大伙儿都觉得好。既能看演出,什么事还都不耽误。”一位抱着孩子的村民如是说。大潭村党支部书记汤孟金对记者说,市级院团能到他们这个非常偏远的地方来演出,全村人都高兴得不得了。前天晚上,院团的车刚一到,不需要他动员,20多个人便一起帮着搭台。为了能在第二天一早就看到精彩的表演,在五六个小时的舞台搭建中,大家都不叫苦和累。
菏泽市戏剧院山东梆子剧团团长杨俊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看到群众随着戏剧情节变化而自然流露出的或悲或喜的表情,作为演出者,他们感到很受用,因为那些最真实的表情说明老百姓不仅是在看戏,而且入了戏,这是对演员演出的最高肯定。他说,送戏下乡是为了让广大基层群众不出家门便能欣赏到专业艺术并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因此他们对演出的剧目进行了严格审查和筛选,既有大家熟悉的传统剧目,又有突出教育意义的现实题材。坚持高质量、高标准,坚持贴近农村实际、农民生活,同时把握好节奏,确保广大群众看好戏、听好戏。另外,在时间安排上,要照顾到当地群众的实际情况,在农闲时节推出好戏。除了整块时间的安排外,零碎时间的安排也很有学问。山东梆子剧团的国家一级演员宋秀敏以当天晚场演出《四姐临凡》为例,她说,在年轻人放学、下班归来的时候上演该戏,可能更适合他们的口味。
据悉,自2009年以来,菏泽市戏剧院下属的山东梆子剧团和枣梆剧团累计在基层农村演出1000余场,足迹遍布菏泽市牡丹区、郓城、东明、成武、巨野等地的各个乡镇,把几十台优秀剧目送到千家万户,相继为当地群众演出了枣梆传统戏《蝴蝶杯》、《珍珠塔》,连本戏《刮王莽》、《大红袍》,山东梆子《四姐临凡》、《五世请缨》,新编戏曲《忠诚》等40余部剧目,观众达300多万人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