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开幕式演出上,陈素琴用一曲《陈圆圆》选段赢得了满堂彩。也是凭借这部戏,陈素琴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
“‘坚韧、宽厚、开放’,是我们上党梆子的精神,也是我们这些热爱上党梆子的人的精神,激励我们继续前行。”山西省晋城市上党梆子传习所所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陈素琴这样概括她痴爱的上党梆子。9月28日晚,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开幕式演出上,陈素琴用一曲《陈圆圆》选段赢得了满堂彩。也是凭借这部戏,陈素琴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
上党梆子的精神是“坚韧、宽厚、开放”
陈素琴是个乐观的人,“每个地方戏曲都是那个地方群众的精神家园,上党梆子在山西是四大梆子之一,在上党地区有一大批观众,中青年观众不少,少年观众也挺多,上党梆子是有前途的。”在9月29日召开的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院团长座谈会上,陈素琴一直笑呵呵的。
座谈会上,有院团长提到人才流失的问题,陈素琴却说:“人才流失永远存在,各个行业都存在,怎么不断持续推出新的优秀人才,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陈素琴笑称,她的这种性格,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上党梆子“坚韧、宽厚、开放”的精神。“艺术形式多元化,戏曲受到很大的冲击,上党梆子一度生存环境很不好,传承传统剧目和创新新剧目的压力很大。”陈素琴回忆,2000年,28岁的她经过民主选举当选高平市人民剧团团长。
“一个自收自支的单位,100多人要吃要喝,前边的路该怎么走?”陈素琴经过周密调研果断拍板:剧团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改革之路处处难。没有钱,我就动员团员们集资,又向亲戚、朋友借钱。”在陈素琴的带领下,高平市人民剧团这个县级小剧团很快发展得有声有色。2014年1月,陈素琴调任晋城市上党梆子传习所所长、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有限公司经理。
“上党梆子表现力丰富,不仅仅有梆子腔,还有皮黄、昆曲等,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宽厚得吸收各家所长,又自成一派。”陈素琴表示,上党梆子注意改革创新,改革后的上党梆子将原来的噪音压下去,但也没有丢失上党梆子原来高亢激昂的特点,还创新了一批新剧目。
为传承和繁荣上党梆子继续前行
10月11日,陈素琴主演的上党梆子传统戏《三关排宴》将在石家庄上演,这部戏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由赵树理改编和创作。一代代相传,演出从未间断,是上党梆子的经典之作。
陈素琴介绍,上党梆子音调高亢明朗、粗犷朴实,音乐曲调丰富,以表现古代英雄、忠臣良将、外抗侵侮、内惩奸贼题材为主,许多戏浸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听戏、爱唱戏,自然而然就考上戏校。”陈素琴这样介绍自己的从业路。陈素琴12岁考取高平艺术学校。“我始终有一个信念,要在戏剧这条路上走下去,爱这个行业,就要为之付出一切。”经过二十多年的艺术生涯,陈素琴成功塑造了多个艺术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论唱戏还是做管理,陈素琴都可圈可点,她也受到了一些高薪诱惑。陈素琴坚定地说:“我就是要唱戏,心无旁骛,我还要为传承繁荣上党梆子继续前行。”
历经苦寒,“梅花”傲然开放。如今,代表着最高戏剧水平的“梅花奖”奖牌和证书静静地摆放在陈素琴家里。盛誉之下,她仍怀有一颗平常心。她说:“千万不能做昙花一现的角色,惟有不知满足,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