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美芳在潮剧舞台上有近20年的光阴。她1998年从汕头戏校毕业就进了广东潮剧院一团,那时,她已有黄清城、陈海珍老师教了“观灯”“留伞”(出自《陈三五娘》),学的是闺门旦;有了林蕴育老师教的《活捉孙富》,曾义藩老师教的《昭君出使》,都是青衣;还有张再盛老师教的《盗仙草》《挡马》,学的是刀马旦。
18年的舞台,作为闺门旦,或大或小的角色不少。美芳其实已经担任了一些剧目的主要角色,如《狸猫换太子》里的皇后、《苏后复国》里的梅妃、《白高梁》里的赵玉娥、《成康登基》里的林翠儿等,这些角色都只能算过得去,但缺乏惊喜。反倒有一个小角色,《赵少卿》里的柳含娇,演出活泼泼的生命力。这个角色,带点妖冶、随心所欲,美芳没用什么程式化的东西,她的表演更接近生活,演来得心应手。但是,这样有闪光点的角色毕竟太少了。美芳,在期待一次破茧的机会。
我就是梁红玉
潮剧院近年有重排老剧目的安排,收效甚好。但僧多粥少,当主角机会难得。但机会就降在美芳的头上!
一团重排《金山战鼓》,这个戏上世纪60年代由二团演出,林舜聊、张长城主演,马飞作曲,江枫整理改编的剧本。江枫是谁?是郑文风与王江流合作,取二人名中各一字合署。这些人的名字,每一个都如雷贯耳。美芳是郑文风的外孙媳。美芳早就想演一回郑文风创作的剧目,这回更是心满意足了。
她先看了京剧《安国夫人》,是董圆圆演的梁红玉。她看得热血沸腾,爱极了这个角色。当年学穆桂英的记忆即刻复苏,刀马旦是她的行当。有个声音在心口嚣张地喊着:我就是梁红玉!
她爱这个人物,爱她的柔情,爱她的忠义。
这个戏是剧院今年的重点剧目。剧团有两个多月排练这个戏的时间。为了这难得的机遇,美芳不断给自己加码。她研习剧本,听导演讲戏,这样的年龄了,已经能比较好驾驭角色的心理情感。然而,美芳要突破的还有两个重要关口,一个是唱功,一个是体力。
想当一个主角,声色艺,声为首,唱不好就意味着失败。所以,争取点滴时间,请教老师,加课,是那几个月来的常态生活。
梁红玉的角色行当定位主要是刀马旦,跨点闺门旦,跨点青衣。这出戏,少不了梁红玉施展身手。美芳年纪不算大,刀马旦寻常的舞划,对她来说不是难事。但这出戏里,仍有两个很吃力的地方,一处是梁红玉击鼓抗金,一处是她着大靠插甲旗独舞的一段高难度动作。
从最难处着手。一接到角色任务,美芳就找了一团的司鼓王旭求教。王旭问她,是真打还是假打?她不犹豫地说,真打。那就不是花架子了,要真功夫。没捷径可走:练!苦练!执棰不得当,她的中指很快就青了肿了,碗筷拿不住了。
下腰翻鹞子,要戴头盔,穿大靠,插甲旗,头勒得疼,开始只能练5分钟,就累得要吐,体力消耗过大。她自己的训练都是挑别人下班的时候,看着空空的练功厅,她也想休息,很想把身上的大靠脱下来。但是,真脱下来了,以后就容易给自己找借口。最后没有脱。为了练稳下盘,她给自己的脚上绑了4斤的沙包,时间慢慢地拉长,脚上的鞋也由一寸加到三寸。她觉得巾帼英雄还是高些的好。
练了两个多月,她渐渐从容了。
你就是梁红玉
合乐了,这个戏也七七八八了。验收时间到了。
第一代梁红玉林舜卿老师看了美芳的表演,激动地说:阿妹这个梁红玉就对了!
5月12日晚上是《金山战鼓》彩排的日期。那晚彩排,她的亮相让人耳目一亮,华丽的戏服,珠头熠熠,英姿飒爽。一个前所未见的梁红玉,一个新的王美芳!其实,还在刚刚,她站在边幕,腿肚子都在打颤。临出场的时候,终于找回自己,她为这件事做的准备,何止三个月,那是她18年演艺生涯的期盼。她准备好了,她不惧。
所谓艺高胆大,是也。
美芳觉得自己远未“艺高”。外化的、张扬的东西占据舞台太多了,她想多学学自己剧种里那些细腻、细致的东西。陈秦梦老师看她做戏的时候,提醒她,小家碧玉要巧些,夹肘,站侧身,下颌出来一点。咦,果然柔美起来。老艺人身上有宝贝,她希望能够在接下来的的剧目传承中多学几个戏,她发现要学的东西挺多。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