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坚守战斗岗位的忠诚文艺战士走了,一位坚持真理、为正义呼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英才走了……周艾黎,1946年参加革命,中共党员,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归侨作家联谊会会员,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戏剧理论家,广东潮剧院离休干部,从事党的文化宣传工作40年。
1938年,周艾黎小学毕业后随母到柬埔寨,后又经越南返汕。之后在成田、沙陇、和平中寨等地小学教书,1946年夏赴泰,先后在大城、曼谷万望、新城门小学任教。1948年3月起在泰京华文报《曼谷商报》、《全民报》任文艺副刊主编,并与郑一标创办《影剧春秋》。1949年夏由地下党组织输送回国参加武装斗争,在闽赣粤边区纵队二支、潮汕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工作。1952年转业,历任潮汕文联《工农兵》文艺月刊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第五编辑室主任、汕头戏曲学校教师、广东潮剧院艺术室副主任,后参与创办侨刊《潮人》杂志,任副社长兼主编,1986年离休。
离休后的艾黎同志,尽管身体不大好,但仍笔耕不辍。1993年参加编辑出版纪念《全民报》创刊50周年回忆录———《忆当年》;长期为《老游击战士》、《泰国归侨英魂录》撰稿;还写有关文艺专论,在泰港各地华文报刊受到重视。跨入新世纪,一气呵成了一百多行长诗《新世纪初年放歌》,高歌中华民族的繁荣强盛,抒发了对新世纪、新中国的豪情。50年代与林劭贤合作整理《火烧临江楼》,后拍摄成解放后第一部潮剧电影艺术影片。60年代前期,整理改编《描容上路》等折子戏,作为戏校剧目教材,并灌制唱片,发行国内和东南亚各国。80年代起开始潮剧研究,搜集汇编潮剧表演艺术资料,主编潮剧小报《声色艺》和经验交流刊物《潮剧艺术通讯》,撰写—批专论,论证潮剧历史的发展,对潮剧的改革和创新有一定贡献和影响。
我认识艾黎是在60年前。当时我逃捕走避于泗联乡校林坚文同志处,当时我俩都是心仪日久的文友,志趣相投。迫于当时的形势,韩江纵队北撤,许多地下党员和进步知识分子纷纷南渡东南亚各地。那时,我早已供职于曼谷《中原报》,日编副刊夜编要闻:为了争取学校阵地,我走马接任长新城门成城学校,聘请和安排了周艾黎、黄大炎、陈胜豪等十位教师到校任教。通过日常接触,我对艾黎同志的性格和为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最大的特点是手不释卷,沉静寡言,在形势的鼓舞下没有停过笔。我曾喻他是浮游于大海的水母,没有吸饱知识的海水决不罢休。我欣赏他每个时期发表在报刊上的诗文,觉得他周身有一阵鲜活的气息,意气风发,潇潇洒洒。
1946年,曾有人对泰华报刊上的新唐(指初到泰国的华侨作者)文章,写的多是苦难的潮汕和揭发国民党统治下的丑恶现象,因而被指责片面的偏于“面向祖国”。艾黎同志就指出当时文坛迫切的使命感。言简意赅,一言中的,掷地有声,为当时遗留下来的浮渣误解作了公正的述评,凸现了一个正直的文艺战士鲜明的观点。
另在1949年他负责编辑《全民报》文艺副刊时,正是东北、晋冀鲁豫解放区战场大反攻大胜利的时刻,土改和统一战线的发展和巩固,推动了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的蓬勃发展,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已成为定局。艾黎同志就在这种特殊环境之下,睿智地主编他那每周两期的副刊。他既要了解读者的阅读需要,又要在美帝国主义、国民党特务以及当地反动政权鹰犬的重压下保持清醒的头脑,设法护卫报社和自身的安全,出色地完成党所交付的任务。近两年多来,他因病情越来越重,走动不便,很少外出,今年起则只能在家中勉强“移动”。但他仍惦念着外面的世界,曾说过想到新旧市区?石大桥去走走看看。女儿们也很想等他身体稍好时陪他外游一次,可没想这竟成了无法实现的梦想!
艾黎同志离开我们了,但他留下了几百万字的文章和诗词。每当我们重新读他的作品时,仿佛又见到他坐在电脑前用心点击着键盘写文章和信件的身影,仿佛又见到一位“道义为群不息肩”的战士迎面健步走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