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班兴文教 梨园谱新篇
解放初期潮剧改革成效显著
据光绪28年(1902年)《岭东日报》报道:“时潮州梨园分外江与潮音,而潮音凡二百余班,此为潮剧鼎盛时代。”可是历经战乱,艺人流离颠沛,戏班相继倒闭,潮剧艺术-落千丈。
原广东省戏改会粤东分会副主任林紫,在他撰写的回忆录“解放初期的潮剧改革工作”-文中指出:“当时潮剧有6大班,演出全部是长连戏,这些长连戏的內容不少夹杂着封建迷信与色情的东西,艺朮质量差”。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拯救这一古老剧种,从旧社会幸存下来的源正,正顺,三正等潮剧六大班,在省戏改会粤东分会领导下,艺人当家做主成立“工管会”,民主选举剧团领导人,开展了“改戏,改人,改制”的工作。由于艺人文化程度普遍低下,甚至还有文盲不识字的,因此,剧团的文化教育便成了“戏改”工作的-项重要仼务。
由于其时刚解放,国民经济处于困难阶段,潮剧六大班,除了正顺,源正划为“民营公助”剧团,经济得到一定补助外,其余四班尚属“自负盈亏”的民办剧团(1956年起,6大班才改为国营剧团),仍须长年持续进城下乡演出,三天五日便要跋涉“过位”——转移“演出点”,公助剧团也不例外,流动性强,居无定址;既沒有教学设备,更沒有办学经验,剧团艺人既要演出,还要练功,学戏搞业务,创办文化学习班,如同“逆水行舟”,格外困难。
历经实践,却出乎意料,各潮剧团的文化学习班连续数年均办得有声有色。以源正剧团为例,他们把舞台(俗称棚顶),观众座和宿舍(或祠堂),分别作为“初小”,“高小”及“初中”三班的课堂;规定每天下午为上课时间(演日戏例外)。“初小班”先学生字,后学单词,“高小班”先学作文,后学历史,“初中班”则以《文艺报》《戏剧报》为教材,着重学习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以及戏剧理论等。同时,通过阅读剧本(生产剧目);剖析主题,历史背景,以及人物性格等知识,以此辅导主要演员撰写“角色自传”,把握人物内涵,深化人物形象的塑造,进-步提高表演艺术感染力。
在政治学习方面,除了每天上午“教戏”(业务学习)前,让文化教员读报讲时事外,还不时邀请地方党政干部为演职员上政治课,或邀请劳动模范莅团现身说法,畅谈新生活(例如1953年,全国著名劳模汪汉国便应邀到源正剧团作访问苏联的报告)。令人难忘的是,剧团通过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许多演员及编创人员,分期分批下农村与群众“三同”体验生活,树立“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新思想而付之行动。数年间先后出台配合宣传各时期中心仼务(如“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的现代潮剧-百多出。其中有创作的,如《江秀卿》《洪厝埔血案》《党重给我光明》《愁龙苦凤两翻身》等。此外,源正、正顺等剧团还经常参加“汕头地区党政慰问团”奔赴革命根据地,以及机场,水库,矿山等建设工地,向老红军及苏区群众,向辛勤劳动的建设者进行慰问演出,充分展示解放后潮剧艺人的革命风釆。
在“抗美援朝”期间,潮剧艺人也不甘落后,曾几次高举剧团旗帜加入“文艺战线”行列,参加“抗美援朝”示威大游行。还响应党的号召,为“购买飞机大炮支援朝鲜”义演捐款。同时许多艺人还用刚学到的文化知识,写信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由戏改会统一寄出)。及后,不少人还接到志愿军战士从朝鮮战场寄来的复信。让艺人们尤为高兴的是,被“最可爱的人”(全国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美称)亲切地称为“祖国亲人”和“革命同志”而欢呼雀跃,喜泪盈眶。
1954年9月,正当梨园文化改革进入高潮的时候,有8名青年演员(源正、正顺各4名,其中6人出身童伶)率先加入共青团,在六大班中引起轰动。在旧社会被称为“戏仔”的潮剧艺人,现在被人们称为“新中国的演员”、“文艺战线的宣传员”等光荣美称,赢得各界人士的尊重与关怀。到了1956年,各剧团不但先后建起团组织,还建起党小组(及后改为支部)。越来越多的潮剧艺人相继入团入党,成为发展改革潮剧亊业的排头兵。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