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剧目教学与实习演出剧目的关系
剧目教学是戏曲教学重要课程,它是学生运用、消化基本功与艺术基础知识,开始学习以艺术手段塑造人物的阶段。这种学戏课到了后期一定阶段,就必须走出校门,到大庭广众中去作实习性演出。如果把在校内里学戏课比作在小游泳池里学游泳,那么实习演出就是到江河大海里学游泳了。这是一个很有效的锻炼机会。如抓得好,就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开发学生艺术才华,并有助于对每个学生及各行苗子作反复的鉴定和辅导,因而必须十分认真地对待。
有关实习演出的问题是很多的,这里不打算作全面论述,而着重谈谈剧目教学与实习演出剧目的关系。
问题的提出
作为戏校的教学剧目来说,应该是传统折子戏和现代小戏,才能使学生普遍得到学习的机会,过去,我校教学剧目与实习演出的剧目的很统一的,可说是“内外无别”,几乎所有在校内学戏课中所课授的剧目,都曾在历届实习演出抛出过。因为这些折子戏短小精悍,蕴藏着较多的传统表演艺术,而且大多是经过整理、出新的,所以既适宜作为教学剧目,也适宜于作为实习演出的剧目。观众从我们的实习演出中看到了这些多采多姿的剧目和行当各异的新苗子,感到很兴奋,粉碎“四人帮”后,我们开教了《挡马》、《打焦赞》、《时迁偷鸡》、《井边会》、《芦林会》、《赵宠写状》、《闹钗》、《刺梁骥》、《藏书》、《包公陈情》、《闹开封》等小戏,都很受观众欢迎,这个常规一直延续了好多年。可是到了1979年,情况开始变化了,观众对我们单纯演折子戏提出意见了。他们说:“锦出短戏虽然好,但看到好时就又换出了,真不过瘾啊!”有的说:“每出戏都是一桌二椅,一点景都没有,没看头!”因而上座率也开始下降了。我们分析了观众不要看折子戏的原因:一是受专业剧团上演连台本戏的影响;二是从六四年以后,十多年没演传统戏,青年观众缺乏历史知识,看不懂缺乏头头尾尾的折子戏;三是从内容到表演形式以至舞台美术未能出新。
观众要求看到故事情节完整的长连戏是合理的,我们不能不加分析地一概斥之为“不懂艺术”。而我们有选择地开教长连戏(多幕戏)以适应观众的欣赏要求,这也不能妄自菲薄,说就是“为了票房价值”。然而,一出长连戏,毕竟只有几个主要角色,对学生的普遍培养又将如何解决呢?
一个新的尝试
针对新形势下观众的新要求,经过一番讨论,领导思想上确立了这样的认识:作为学戏课的教学剧目,必须以折子戏为主。但是,实习演出是到社会上群众中去进行的,所以不能无视观众的欣赏要求。能不能把二者统一起来,关键在于剧目的选择,因而我们决心试一试。最近,我们把潮剧传统原有的《穆柯寨前》,(或叫《山寨招亲》)、《辕门斩子》、《穆桂英破阵》这几折戏重新处理,改写成一个四场的中型剧《穆桂英》。这四场戏为:“对枪”、“招亲”、“献木”、“破阵”。情节是连贯的,但枝蔓尽量删去,使其既有机联系又相对独立,各场风格各有特色。为达到普遍培养的目的,我们又采取了多线安排的做法。四场戏中的穆桂英分由四位演员担任;一、二场与三、四场的杨宗保也分由两位男演员担任。而在演出过程,各线还不断培养新人。演出至后期,各场的穆桂英多线演员共达九名之多;杨宗保为三名;杨延昭为二名;穆瓜二名;八贤王二名。
这一新的尝试,果然收到很大的效果,观众对我们这个做法很感兴趣;对四场戏的穆桂英由四人担任不但没嫌不连贯,反而更觉新鲜,在欣赏要求上更加得到满足,这也说明,观众对戏校的实习演出也是有“另眼看待”的,他们是很理解实习演出的性质和特点的。这或许也是“互相体贴”的效果吧!
还有一点必须说明的,在《穆》剧的演出过程中,我们并没有丢弃折子戏。在每晚《穆》剧的前头,经常选择一至二个折子戏加插演出。每个演出点一般还开了一至两晚的折子专场。在一些文化基础较好的地区,观众对折子专场的反应反而更好。这也说明:长与短的问题是相对的,艺术质量始终是决定的因素。
几点体会
一、实习演出的剧目,越能发挥戏校的特点,便越能收到“两全其美”的效果——既达到普遍培养,又满足了观众的欣赏要求。这些可以发挥的特点是:唱做并重,文武兼备;行当多采,多线安排。这些特点的发挥,也应贯彻于平时的学戏课,才能内外一贯。
二、《穆》剧的剧本结构,基本是采到折子贯串的方法,这种做法很有利于同剧同角的多线安排,这是一个可取的经验,我们曾考虑过原有的《三击掌》、《探窑》两折为基础,增补《别窑》、《回窑》两折,串成一个可分可全的联演本,因剧本未写好而未予实行,下去准备把它搞成。
三、从总方面来说,剧目教学仍然是要“从短计议”。因为折子戏一般是蕴藏了较丰富的表演艺术,且小巧灵活,便于教学,从教学的教材建设角度来说,还应选定一批有利于培养各类行当的教学保留剧目或片段,作为每届必修之课,不须考虑其可否适合每届的实习演出。这样才能把教学剧目与演出剧目作有区别的处理。(录入:映红校对:文树)
摘自《艺林撷英》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