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界真是怪,有很多演员平时报刊杂志很少提及,但在广大戏迷朋友中却有不菲的评价,郑莎应算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最近心血来潮喜欢上潮剧,就在网上几个潮剧网站搜了几次,见到有关郑莎的文章却只有一篇,那篇文章还是把她和姐姐合在一起写的,所以应该算是半篇,而且写的年代已经久远了,应该是80年代初期了。郑莎应该庆幸有一个出名的姐姐,让广大戏迷知道郑健英有这么一个妹妹,从而认识了她,不然可能还埋灭在众多的潮剧演员之中。每次在潮剧聊天室里喜欢郑莎的戏迷可算不少,戏迷心中都有一把称,也可说是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能永远留在戏迷心中的应是永恒的好演员了。
我很小就知道了郑莎,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了。第一次看郑莎的戏不是《红珊瑚》的珊妹,也不是《逼上梁山》的林冲娘子,而是78年的《梁山伯与祝英台》,那时才上小学一年级,根本就不知道潮剧为何物,但舞台上郑莎演的角色至今还记忆忧深,因为坐在前排,演至《楼台会》一场时,郑莎整个人都入戏了,眼泪四飞,念口白时全是咽吸之声,使我小小的年纪就感受了潮剧的魅力,从此知道有了郑莎这名演员,当然当时并不知道她有一个唱《蝶恋花》的出名姐姐。我想如果当今潮剧界能有这样敬业的演员,会吸引不少的观众的。
自从知道了郑莎,从汕头电台、广东电台,甚至中国国际电台的潮语节目,陆续听了不少郑莎唱的好戏,郑莎演得最为拿手都是闺门旦和青衣的角色,其中绝大多数是虽身为弱女子,但敢于与封建势力奋力抗争,追求爱情真理的敢爱敢恨敢争敢抗的奇女子。
八大样版戏盛行的年代,郑莎唱过《杜鹃山》,这个在汕头电台听过。
《红珊瑚》中面对为救渔家乡亲、面对大海修妆出嫁、怒投大海的珊妹,其中有一段“阿青哥,临行把语赠......”仍还记忆犹深。
《逼上梁山》中为自身清白,怒举利剪的林冲娘子。其中有名的二段是与林冲别离,别后思亲,曾在电台听过,现在很想听,却没机会了。
《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为追求爱情而撞墓同归,最后化为翩翩彩蝶的祝英台。最有名的唱段是《十八相送》与《祷墓》了。
《彩楼记》中的嫌富爱贫,有点尖牙利嘴的刘月娥,可惜后来改了《评足迹》一场变为《祭灶神》,但也突出了敢与神明争理的奇女子形象。
《女巡案》中郑莎扮演配角了,演了谢瑶环的婢女苏鸾仙,广东电台这出戏有过录音,她演得也很活泼,这个倒是郑莎少有的角色。
《赵统写状》中为父告状的赵统之妻,也是一位不尊“三从四德”,敢与抗争的奇女子。汕头电台这出戏没录过音,我在广东电台曾经听过,由蔡植群唱赵统的,感觉好象还不错。
《唐太宗册妃》中为民告御状、后又为爱情而离家出走再告御状郑青宵。其中最为有名的一段是《骂媳妇》,以前没VCD的时候,曾在广东电台听过好多次,每次听得耳油都流出来了,现在有VCD观赏,当然效果更佳,可惜离家出走一场给出版商剪了一段好唱段。不知道郑莎的戏迷在看这场戏有没注意到郑青宵满脸的泪痕,我想可能不是化妆出来的效果吧,而是郑莎入戏所流的眼泪。
接下来应是《杨八姐闯幽州》,她更是唱足每一场戏,把一出京剧有名的武戏唱成了文戏来了,其中较突出的唱段是《救兄无计空自愁》。印象中汕头电台录音的效果比中唱的音带更好。
真正让郑莎在广大戏迷认可和影响最广,也最有艺术份量的应是澄海剧团访问香港和广州的《英娘》(丝路花雨),郑莎更是演活了敢与恶吏抗争的英娘。其中有名的唱段是“骤雨过,流红滴翠......”里面还有郑莎的一些舞蹈艺术,这是郑莎演青衣旦和闺门旦很少出现的形象。
而在农村更多认识郑莎的应是《文武香球》这出传统潮剧了。好象农村阿伯阿婶更喜欢这些剧情曲折、很有戏剧冲突的文武戏,虽然这其中很少有艺术精品。但精彩的郑莎却把这一戏演得精彩起来了,澄海团的作曲在这出戏上也突破了前人的旧框框了,也改变了以往加许多新式唱法的贯例,形成了传统与新潮两派同时认可的一出新戏。其中也有一段唱段我至今仍记得,就是与蔡植群在破庙相会的对唱一段,把西乐的声部唱法运用于潮剧之中,形成了男女声两个声部的新式唱法,男女对唱的起句各有不同,错落有置,相叉处理,听起来又不紊乱,这与潮安团的《五女拜寿》中唐龙通与许淑婉的唱段有类比关系。其中也有一些唱段不错,如离家出走一场的“夕阳西坠,晚风凉......”,“相对凌镜频转侧.......”等。
自从86年之后,郑莎印象好象是逐渐减少舞台演出了,虽然后来在《鸾凤图》《真假杨六婿》《救驾飞虎谷》等中有角色,但都是演一些配角,没什么特色。这个期间我也渐渐不喜欢上潮剧表演了,潮剧艺术也好象越来越走向乡间了,在广大农村有更有市场了,城里的戏院一年难得看到一出有艺术价值的好戏。
时到96年,我那时好象身还在广州,突然在广东电视台上看到多年喜爱的演员再次走上舞台演起了主角,而且是潮剧的传统佳作《琵琶记》,心胸突然给捅出一股思乡病来了,但经过几年的苦苦寻找,在几个潮剧论坛上打贴启事,一直找不到这出戏的录像,最近终于市面上买到《琵琶记》这出好戏,虽然录像至今已有10年了,郑莎的身段已不如当初妙龄的青年女子了,但好的唱腔一直值得我细细品味,好戏还是百听不厌,我已听了不只20次了。再一次看到心目中最优秀的演员演起了很有价值的好戏,心情真是非常激动。
凭心而论,澄海团《琵琶记》这出戏,因陋就简,发挥出自身的优势,避开了自身的不足,不强调戏剧各种行当全齐的角色(因为缺乏丑角、花旦、女丑、花脸等很多名角,不象《张春郎》一样全部出齐),戏中只有区区三个主角,四、五个配角,戏中没有好人坏人之分,没有忠奸善恶之分,有的是与现代人的生活一样的无奈感受,有的是现代人生境况各自飘零的感觉。而最为突出的是戏中大段大段的唱词,将传统潮剧的表演艺术发挥到一定的境界了,三几个主角唱足了整整四个小时,而不象现在的某些“名戏”一样,唱段要仔细寻找才能找到四句或者八句。
当然这出戏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第一当然是潮剧界斥之没有潮味,连口白都是“俺”、“阿婆,我们走吧”等白话的念白。第二是林立勤的音乐虽然比之70年代末的京戏潮剧唱有很大的进步,但还有一些与潮乐有格格不入的因素存大(虽然本人很喜欢这一类有改革味道的变革)。第三当然是行当不齐啦,没有小丑大丑、共脸黑脸,闺门花旦......之分啦,呵,好象我们现在每出潮剧都要这些才能凑成戏(但最让戏迷永远留心眼中最美的戏倒是一些折子戏)。这出戏倒有点象我们所看的的京剧或者昆曲,简单的布景、简单的服饰、简单的舞台角色、简单的配乐(虽然出现了许多乐器,但并不混乱),简单一句就是简简单单就是戏,就能让我听上几十遍上百遍。
听说郑莎90年代初还演过《画龙点睛》的柳玉娘,蔡植群演了马周,不过我没听过看过,真的很期待,期待出版社能把这出戏制成VCD献给广大的郑莎迷观赏。当然可与同为澄海籍的吴玲儿演的柳玉娘比一比了,呵呵。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