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传来剧作家林劭贤先生不幸逝世的消息。泣思林先生为潮剧事业勤奋耕耘的一生,堪为我辈同仁所敬佩。

林劭贤先生生于1921年,潮阳市桑田乡人,1951年调进潮剧名班三正顺为文化教员,及后转为编剧。他边学习边实践,刻苦努力,孜孜不倦地对传统剧目进行“推陈出新”的工作。同时,他又把兄弟剧种的大量优秀剧本改编移植,搬上潮剧舞台,如古装戏《牛郎织女》、《白蛇传》、《钗头凤》、《搜书院》、《杜十娘》;现代戏《刘胡兰》等(部分与人合作)。

《告亲夫》、《刺梁骥》、《闹开封》、《赵宠写状》等四大新编传统名剧,是林先生最先发掘整理的,后经其他文艺工作者协力加工,成了潮剧艺苑的保留剧目,汕头戏曲学校的优秀教材。

1953年,他首先发掘整理的传统潮剧《火烧临江楼》出台后,在潮汕城乡以及海陆丰、兴梅一带引起轰动,香港华文(影业)公司于1958年7月搬银幕,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第一部潮剧艺术片,其剧本被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成单行本,广为发行。继之,由他首笔整理的《告亲夫》、《剌梁骥》、《闹开封》也先后被香港新联影业公司、珠江电影制片厂等拍成电影,为潮剧扩大知名度、跻身电影界立下汗马功劳。

为了写好剧本,他经常与艺人们促膝谈心,虚心向老一辈戏剧家请教,熟悉潮剧门道;记录老艺人口述的传统剧本,然后进行整理改编,既认真又严肃,加上他那不哗众到宠,默默耕耘的编剧作风,使每一生产出来的剧本都能得到观众的肯定,具有优秀剧目扎实基础。实践证明,他笔下的每一剧本,经过后的精雕细琢,都成了传世的经典剧目。如《告亲夫》一剧,原是他1956年根据老剧本《戒自由》整理出来的,一经演出,便获好评。1960年,该剧再经潮剧院新文艺工作者的加工提炼,精益求精,并在原有的剧情框架上添插上圣母庙“秋容临终”的一幕惨戏,更是凄楚动人,既上银幕,其剧本被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同行称道《告亲夫》能得享受如此殊荣,林老功不可没。可是书及银幕上的《告亲夫》却偏偏来个“阴差阳错”,把第一作者林劭贤的名字遗漏了(直至1984年,潮剧院二团访泰重演该剧时,才得到补正)。还有,上述提及的《闹开封》、《赵宠写状》,于1960年9月参加汕头地区戏曲汇演,双双获奖,但两剧在作者署名的栏目上,由于在特殊年代特殊的氛围下,林劭贤的名字也被埋没了,人们所看到的仅是“广东潮剧院艺术室整理”而已,一向淡泊名利的林老,对此却是无悔无怨,依然是满腔热情地为潮剧事业继往开来,笔耕不止。

梨园笔折音容在,剧作长留梦不回。林老,你的名字将伴随着你的佳作千古流芳。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