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资料记载,香港有潮剧演出,是始于清光绪年间。随着社会的动荡变迁,经济的起起落落,香港潮剧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全面发展,60、70年代进入发展的黄金期,并在海内外形成了较大的影响。

香港潮剧之所以能形成那么大的影响,主要是得益于60、70年代发展黄金期大批潮剧电影和优质录音作品的的拍摄录制发行。

香港潮剧电影的拍摄,最有名的是两个剧团(社)。一个是东山影音剧社,一个是香港新天彩潮剧团。东山影音剧社以庄雪娟(女小生)、丁楚翘(花旦)、石玲(花旦)、吴泽(老生)、陈瑛(老旦)、陈文昌(老丑)、何亦增(老丑)为主要班底,拍摄了《刘明珠三审玉芝兰》《罗衫记》《琵琶记》《滴水记》《玉狮记》《莲香戏鞋》《吴汉杀妻》等一大批潮剧电影。香港新天彩潮剧团以女小生陈楚蕙领衔,先后与花旦郑楚香、曾珊凤、方巧玉、陈丽丽搭档,配以老生张应炎,老旦陈乔,组成比较固定的阵容,在短短几年内,拍摄了《扫窗会》《后母心》等60多部潮剧电影。

据陈楚蕙、张应炎来汕参加潮剧节时介绍,香港潮剧电影最兴旺的时候,连当红的粤语片也要退避三分。最高峰时,7个片场同时开拍。很多摄影棚都给潮剧团体预定一空,粤语片要拍摄,还要来和潮剧团体反租场地。香港潮剧最后一部影片,是1976年由赫赫有名的香港邵氏电影拍摄的《辞郎洲》,由大陆定居香港的名旦肖南英和丁敏主演,至此,香港潮剧电影划上句号。

这一大批潮剧电影的面世和发行,让香港潮剧迅速传播,迅速为本港和东南亚观众接纳,陈楚蕙、方巧玉、庄雪娟、丁楚翘等演员也成了观众十分熟悉和喜爱的潮剧明星。其中犹以陈楚蕙为最。她凭借潮剧电影打开的知名度,领衔到泰国新加坡演出,观众自发组团迎接,送金送银,演出一再爆满,一再延期,那种轰动效应,是今天所难以想象。

在香港潮剧的黄金期,香港职业半职业的剧团众多,较有名的有新天彩、香江、韩江、升艺、玉梨春、鮀江、新天艺、新升艺等,这些剧团除了每年7月本港盂兰盛会的酬神演出外,还由新加坡TNA、香港文志、大发等唱片公司,录制了大量的潮剧唱片和卡式录音带,广泛发行流行于东南亚和大陆。

这些录音作品,剧目传统,演员嗓音甜美,录音品质优良,听觉效果甚佳,流传甚广,极大地扩大了香港潮剧的影响。《四郎探母》《赵少卿》《一门三进士》等精品,陈楚蕙、陈美云、许云波等名角,几乎都是家喻户晓。在70年代,几盒香港潮剧录音带,是令人啧啧称道的珍贵物品。直到现在,无论在海外、潮汕地区,在乐社、音像店,都依然随处可听到香港潮剧的声音。没有办法去做统计,如果连同不断的翻版盗版算在内,香港潮剧录音作品的发行数量,绝对是一个当今潮剧音像发行远远难以企及的可观数字。

可以这样说,依靠风靡一时的电影和录音制品,在上世纪60、70年代,香港潮剧创造了一个属于她自己的有影响的时代,而且这种影响,直至今天依然在延续。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