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潮剧

林楚云《潮剧的春天何时再来》一文这样写道:“六百年来,潮涨潮落、花开花谢,潮剧伴随着潮汕大地风起云涌,也伴随着这片土地歌舞升平。”潮剧的历史已有多长?我也不妨作一番探究。

到目前为止,能为考证潮剧历史提供依据的,主要是上世纪发展的几个明代剧本。这几个剧本中,数1975年12月在潮州市西山排涝工程后陇工地的明墓中出土的南戏手抄本《新编全相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刘希必金钗记》年代最古远,写于公元1431年(宣得六年)9月至1432年6月,至今570多年。这一剧本的发现,意义深远,引起了潮剧界乃至全国戏剧界诸多学者的热情关注,潮剧史的研究也因此而翻开新的一页。

而对“正字”一词的理解,关系到该剧剧种性质的归属问题。然而,有的人认为,“正字”也称“正音”,是指用中州音韵(官话)演唱,是与“白字”(用乡音演唱)相对而言的,有的人则直接把它同现在海陆丰一带的“白字戏”等同起来,有的人又认为,它是指用潮州音的“正音”(即读书音)演唱,更甚者,有人认为它是“字体端正,无错字讹字”的意思,属书坊的广告式文字,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刘希必金钗记》是元代传奇《刘文龙菱花镜》在潮汕地区的新编演出剧本,“作为自然形态的南戏典型样本”,“最近于民间流传中的戏文原貌”(语出著名学者徐朔方),为潮剧来源于南戏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南戏源于浙江温州,产生于宋代,元代时与北杂剧并行,以至明代嘉靖(1522年至1566年)前后在浙江、江苏、江西等地形成了四大风格的声腔系统。南戏具体什么时候进入潮汕地区?据说前不久在潮阳西胪发现了近代知名书法家李梓植所书的《凤山文献录》,里面录有明代洪武十一年(1378年)举人、兵部主事张保护诗云:“何处冶游最断肠,梨园歌曲艳新妆。凭栏浑露双臂影,半壁花荫看剧场。”可见比《刘希必金钗记》早近半个世纪时,潮汕地区就已有戏剧演出,并且观看戏剧表演已经成为人民游乐消遣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刘希必金钗记》来看,剧本已有相当部分内容呈现潮州特征,包括语言、风物、曲调等,也可说明南戏入潮已有一定时日。南戏的流传,起初一般都是用夹带当地乡音的“土官话”进行演唱的,之后才逐步地方化形成自己的风格。南戏植根潮汕大地之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演出,或多或少会无意识地融入一些潮州本土的元素(最明显的就是语言了),及后戏班为进一步迎合当地观众的“口味”,不能不有意识地从舞台、表演、音乐、语言、内容等各方面对它进行改革和创新。这些改革必须是一点一滴慢慢尝试逐步定型的,它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山大学吴国钦教授以《刘希必金钗记》中一些唱段和下场诗“押潮州话正音韵脚”和运用潮州方言语汇为主要依据,作出了“《刘希必金钗记》是迄今发现的最早一个潮剧本子”的论断,对此潮剧界似乎并不认同。潮剧学者李平先生认为:“《金钗记》的唱词,用潮语读书音来唱念,是押韵的,如果用说话音来唱念,就很难押韵。我们尚未发现《金钗记》有用潮语说话音的唱段。我还是认为是用官话音韵演唱,……《金钗》是潮州的戏但仍未可称潮剧。”相形之下,学界更加认可这一观点的。依我看来,出土的《刘希必金钗记》应该视为南戏地方化的过渡阶段,把“正字”理解为用夹杂着潮州方音的“土官话”演唱才是比较合理的。

因此,不管是张保护诗还是《刘希必金钗记》,我们只能把它归属潮汕戏剧史范畴,而不能以此判定潮剧的“年龄”。

那么,潮剧历史到底有多长呢?1956年,梅兰芳、欧阳予倩先生率中国京剧访问团到日本访问,在天理大学发现了潮州明代剧本《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全集》。该剧本描述的是泉州公子陈伯卿(陈三)和潮州小姐黄碧琚(五娘)邂逅恋爱的故事,以潮、泉二地的事件为题材,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刻本最后一页有这么一段书坊的附记:“重刊《荔镜记》戏文,计有一百五叶(页),因前本《荔枝记》字多差讹,曲文减少,今将潮、泉二部,增入《颜臣》、勾栏、诗词、北曲,校正重刊,以便骚人墨客闲中一览,名曰《荔镜记》……”说明此前潮州和泉州都已经有《荔枝记》出版,《荔镜记戏文》是根据这两种版本综合修订而成,剧中部分曲调明确标明“潮腔”,甚至有的地方只标示用[潮调]唱,可证一种用闽南语系潮州方言演唱的声腔形式——潮腔业已形成。潮腔和泉腔相近,有专家认为合之可以称为“潮泉腔”,是与明代四大声腔同时的又一大富有地方特色的声腔系统,堪称第五声腔。

我们认为,声腔的地方化应是地方戏剧剧种形成的前提和主要标志,上溯潮剧的历史,应以潮腔的出现作为判定依据。《荔镜记戏文》之前的《荔枝记》已经无从查考,《荔镜记戏文》刻于公元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是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一个运用“潮腔”演唱的演出剧本,距今440年。由此看来,就只能说潮剧至少有440多年的历史。摘自《汕头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