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培养新一代人才的地方,要求学生既要品学兼优,又要开展各类有益有趣的课外活动,就像绿叶扶红花,相得益彰。回忆过去,校园里书声琅琅,潮韵优美,读书之余,常有潮剧潮乐等活动,多姿多彩,怡然自得。学习、文体、精神三丰收,学生茁壮成长,身心健康发展。
上世纪五十年代,广东省汕头华侨中学学生歌舞团中,有一支很突出的潮剧队,也叫中乐队。他们利用课余时间,短短三、四年里就学习排练演出了《活掠蒋介石》、《海上渔歌》、《江秀卿》、《中秋之夜》、《牧羊姑娘》、《难逃法网》、《巧遇》、《双送粮》、《秋江》、《茶瓶计》、《闹钗》等十几个小潮剧和潮州大锣鼓、潮乐合奏、瑶琴独奏等节目,除节日在本校演出助兴外,还到浔洄等地演出慰问渔民,到潮州同韩师交流,到桑浦山同解放军联欢。参加过汕头市业余文艺汇演,备受赞赏鼓励。期间余学勤、张如仙二位同学还分别获得1954、1956年业余文艺汇演优秀演员奖(唯一奖项)。
当时,社会上潮剧很盛,但学校里却少有潮韵,且侨中素以歌舞著称,从未有过潮剧,现在不仅学生潮剧表演得出色,且编导、伴奏全是学生自己搞。我改编剧本和编曲、王宋大领奏,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其实大家是从农村和剧团学来的,如通过乐社练弦、戏园看戏、请教源正、怡梨等剧团的艺人,并在为潮剧院誊写三册潮州音乐的书稿时知道了曲牌等等。虽然有的同学因此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他们全没有半点功利思想,队中高中应届12位同学都全部考上了大学。
几十年的时光一晃而过,偶有相聚,虽只是部分同学,但每每谈起过去,大家都十分怀念,当年的青葱岁月,活力十分,充分发挥了正能量,让人回味一生!
《茶瓶计》剧照(扮演者:右为胡璇,左为林惠卿)
获奖证书
队中主要演员张如仙(右)、胡璇
拜会老校长王义炽(前排左,右为王夫人,后排左为作者,中为王宋大,右为余学勤)
队中部分演员及伴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