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汕头市第二中学初中部的音乐室里传出了软暖动听的潮剧“咿呀”之声,师生们正聚精会神地欣赏着林燕云带来的潮剧《占花魁》唱段。伴随着潮语唱词,从眼神到手势,每一个动作都传神地演绎着小生这个行当的特点,引得在场师生掌声不断。
原来,是本报联合广东潮剧院共同举办的“潮剧进校园”系列活动首场传承学习正在这里开展。
活动刚刚落下帷幕,就引起了师生们的强烈反响。“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认真地看一段潮剧表演,原来潮剧这么好看,太惊喜了!”“不仅可以看,还可以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潮汕文化魅力真大!”“赞!原来潮剧学问这么大。”……一时间,各种好评之声纷至沓来。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娃娃军”
自今年3月起,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意见》,结合省委宣传部的工作部署,为更好地助力汕头市构建潮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本报联合广东潮剧院共同举办“潮剧进校园”系列活动,其中包括6—8场“潮剧进校园”和2场“学生进剧院”,以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形式为潮汕青少年学生搭建起零距离学习、体验潮剧的平台。活动旨在进一步在潮汕青少年学生中推广和普及潮剧文化,让广大青少年学生通过潮剧了解潮汕地区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感受本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唤起他们关注潮剧、关心潮剧,自觉弘扬潮汕本土文化的意识。
林燕云现场教授潮剧动作,学生们学得有模有样。
据记者了解,本次系列活动将通过邀请潮剧名角进校园,向学生介绍潮剧唱腔、传统唱段、潮剧表演程式的形成和创造,并由名角亲身示范,与学生进行互动,让青少年学生真正地了解潮剧知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广东潮剧院副院长张鹰向记者介绍道,为了让潮剧成为青少年学生真正喜闻乐见的文化表演,今年的“潮剧进校园”活动也将逐渐探索新形式、新内容。张鹰说:“活动既利用学校讲台,组织潮剧名角给学生开讲座;也利用慧如剧院的舞台,请学生免费看戏、参观,让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专业知识,还能亲身体验。此外,特区青年报和广东潮剧院也将利用这个契机,一方面积极探索‘潮剧进课堂’,另一方面帮助学校成立潮剧兴趣小组,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感受潮剧文化的魅力,在校园里营造浓浓的潮剧氛围,让娃娃也爱上潮剧。”
挖掘培养潮剧传承“新生代”
张鹰认为,“潮剧进校园”是振兴潮剧艺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应该从娃娃抓起,从基层做起,让潮剧艺术在青少年学生中生根发芽。
“一方面,‘潮剧进校园’是新时期潮剧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潮剧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培育市场、培育剧场、培育观众和培育人才。目前潮剧的观众呈现老龄化趋势,观众断层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所以潮剧发展应该重新构建振兴发展的链条,培育‘新生代’观众,让潮剧发展有更好的观众基础。另一方面,‘潮剧进校园’符合当前中小学生艺术教育的需求,有利于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他说,“特区青年报创刊37年来,一直是汕头市乃至整个潮汕地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弘扬潮剧文化的宝贵平台。广东潮剧院利用自身在潮剧传承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条件,和特区青年报形成优势互补,有利于更好地培养潮剧传承‘新生代’,为潮剧培育更多新鲜力量。”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助力汕头“创文”
更好地助力汕头“创文”,本报积极为青少年营造文明、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让文明意识从少年儿童开始培养,让文明根植于每个市民心中,让他们以实际行动为汕头的创文和汕头的发展做贡献。
自去年开始,本报与广东潮剧院联合在潮汕地区的中小学生中举行了多场“小记者走进广东潮剧院”活动,得到了00后观众的一致好评,不少第一次接触潮剧的小记者还要求:“这样的活动应该多办几场,真是受益匪浅啊!”
为了扩大潮剧在青少年学生中的影响力,培养青少年学生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本报充分发挥作为青少年教育重要阵地的作用,担当起新时期传统媒体的新使命,相继举办了潮汕文化进校园、“创文”新童谣创作大赛等公益活动,丰富青少年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为青少年学生搭建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潮汕优秀传统文化,以实际行动助力汕头“创文强管”的平台。
林燕云
国家一级演员、广东潮剧院一团演员、知名文武女小生
近年来,潮剧发展不断地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潮剧舞台上也涌现了很多年轻演员,为潮剧表演注入了新鲜血液。即使演出非常多,但我很愿意抽出时间来参加这场“潮剧进校园”活动,因为我一直认为,潮剧应该吸引更多年轻的观众,让他们看到潮剧的新变化、新程式,改变他们对潮剧的固有印象。作为年轻演员,我也觉得自己有责任在表演上不断进行创新,吸引更多年轻的观众,也很感谢特区青年报和广东潮剧院,为我提供了这次机会,通过我的讲演吸引青少年学生对潮剧的关注和喜爱。
陈燕贞
汕头市第二中学教研室副主任
我们学校十分注重学生特长与个性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校园文化这一载体,努力培养塑造气质与修养、内涵与品位、理性与智慧、情感与艺术相结合的优秀人才。此次由特区青年报和广东潮剧院举办的“潮剧进校园”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大繁荣、大发展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契机。众所周知,潮剧是潮人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戏曲中惟一由“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共同哺育的表演艺术,是海内外潮人联络感情的精神枢纽。在潮汕,能把乡音与乡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就是潮剧。此次活动把乡音乡曲带进校园,希望孩子们能够感受潮剧的艺术魅力,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爱潮剧、唱潮剧、演潮剧,弘扬戏曲国粹,进而培养爱国爱家的情怀。
苏颖
汕头市第二中学学生
说起潮剧,我可不陌生。自幼便听爷爷奶奶哼着,自然而然就耳濡目染。潮剧又名潮州戏,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一个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它积淀着我们祖辈文明的印迹,展示着多彩的社会生活,蕴含着人们丰富的感情世界。这场“潮剧进校园”活动我就觉得挺好,它能让我们深层次地了解到关于潮剧的更多文化内涵,一声声潮剧清音,如扑面而来的春风,荡漾在人们心际;一个个戏曲片段,如春日里融融的阳光,洒遍人们心头。
付德奕
汕头市第二中学学生
有着“南国奇葩”之称的潮剧,是潮汕的文化特色。悦耳的潮剧,在五彩缤纷的灯光下,用戏剧美向世人讲述故事,传播文化。在我的世界里,潮剧是不可替代的,它熏陶着我的成长,陪伴着我走向未来。小时候最爱看潮剧,一有空就看;长大后时间紧迫,学习比较紧张,看潮剧的时间相对也少了好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更加懂得了潮剧深层次的意义。潮剧的美和神秘感,诱惑着我去了解它、探究它。而特区青年报和广东潮剧院举办的这场“潮剧进校园”活动,满足了我这个小小的心愿——近距离感受潮剧,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了潮剧这朵“南国奇葩”。
作者:本报记者 张琪
摄影:本报记者 辛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