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二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林舜卿是榕城人,从艺60年,塑造了100多个潮剧人物角色,如《西厢记》崔莺莺、《白蛇传》白素贞、《陈三五娘》(下集)黄五娘、《秦香莲》秦香莲、《孟姜女哭倒长城》孟姜女、《刺梁骥》邬飞霞、《金花女》金章婆、《沙家浜》阿庆嫂等角色,有部分剧目录成影像发行海内外。她还参加潮剧《告亲夫》、《张春郎削发》影片拍摄,导演过《妙嫦追舟》、《忠义双夫人》、《太子贬巴州》、《柳玉娘》等剧目。她戏路宽广,表演行当有青衣、小生、闺门旦、花旦、刀马旦、女丑,被人们誉为“老戏骨”、“戏布袋”、“舞台千面人”,其参演剧目、行当和人物,创下了迄今为止潮剧界女演员之最。8年前她应邀到揭阳“小梅花”培训中心任表演指导老师,参加培训过多位“小梅花”奖获得者和潮剧艺术新苗。
近日,笔者专程前往汕头对林舜卿老师进行了采访。当天她正与来自揭阳、潮阳的票友一聚,林舜卿老师虽然已是满头华发,但依然神采奕奕,侃侃而谈、和蔼可亲,交谈中自然少不了那段当年她如何走上艺术道路的话题。她小时候经常跟母亲去“棚脚”看戏,不知不觉便迷上了潮剧这一古老的艺术,台上女小生俊逸潇洒让她神往,她的最大愿望,便是能成为舞台上的人物。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在小学读书时便主动参加校文宣队,上台表演“三句半”和唱潮曲。15岁那年,林舜卿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步行了20公里的路程,到“三正顺”剧团考戏,现场她清唱了一段《风拍松声侬心焦》的经典曲目,稚嫩甜润的声音,让主考老师看好,特别是透过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淋漓尽致地把曲中意景表达,剧团当即决定录取她。才喜能跨进艺术之门,父母却不同意,待到说通父母之时,却已过了期限,林舜卿哭了,许多人也深感惋惜。不久,她得知玉梨潮剧团来揭阳演戏,怀揣着艺术梦想的林舜卿又一次应考,这次她如愿以偿地成为玉梨潮剧团的演员,也是脱离童龄制后新中国第一代潮剧新人。在团里,林舜卿得到林和忍等几位艺人的悉心指导,主攻青衣行当。她生性聪颖、学习刻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在舞台上主演了文武戏《杨娥传》中的杨娥,这也是她艺术人生表演的第一个角色,那时她才16岁。其出色的表演,让时任该团编剧的魏启光老师大喜过望,断言这“妹子”可塑性强,必定大有作为,简直是上天送来为剧团“抱饭钵”的好角。
林舜卿从艺几十年,先后在玉梨潮剧团、广东潮剧院二团、青年实验剧团和潮剧院一团工作,她唱声洪亮明澈,表演时结合戏曲行当,以情带艺,人物刻画细腻,情感饱满,声誉斐然。她“浑身是戏”,能在同一部戏中一个人跨多个行当。比如饰演《刺梁骥》剧中邬飞霞,出场时是青衣,到“刺梁”时就完全进入刀马旦角色;在《三姑闹婚》戏中,她饰演的程三姑,一个角色跨了老旦、花旦、刀马旦和青衣四个行当。她在参加省艺术比赛中多次荣获奖项,曾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汕头专区群英会劳模、汕头市三八红旗手等,其事迹还载入《中国当代高级科技人才系列词典》、《中国国际名人集》。上世纪60年代初期,她在演出《活捉孙富》和《杜鹃山》时分别受到贺龙、聂荣臻和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林舜卿老师所扮演的角色,有些时间已经久远,却永远定格在观众心目中。像1960年影片《告亲夫》中她成功地饰演了温良贤淑、善恶分明的文淑贞,人们深受感动,至今仍有人称她为“文小姐”。1980年在《金花女》中她塑造了为人歹毒、势利自私的金章婆,自此“金章婆”成为戏迷同她打招呼的别称。这不,采访现场,几位与林舜卿老师同龄的票友,就是用这样的称呼同她亲切交谈。
生活中的林舜卿性格大度、开朗、亲和。自退休以来,她仍为潮剧艺术发挥余热,还一度受聘于潮剧院二团工作,现在虽然年过古稀,但每个星期六或日都到揭东炮台小梅花培训中心授教,也曾到榕城进贤寿星园潮乐社指导,是潮剧艺术的长青树,正如她所说:“潮剧如同我的生命一样重要。”她的养生之道非常简单,每天早晨坚持散步一个多小时,闲暇之余会一会老同事,有时同票友畅谈艺术,唱唱潮曲,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当年为了事业,她与家人离多聚少,现在已是曾祖母的她,享受着人间天伦之乐。如果说,看林舜卿老师的戏是一种享受,而听她讲人生、谈潮艺更是一种教益,言谈之中透着平凡和朴实,给人启迪。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