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潮剧,我是一个门外汉。但作为土生土长的潮汕人,虽然缺乏专业的眼光,却与这个如同柴米油盐、阳光和水一般实际的东西有着不解之缘。毕竟,潮汕人与潮剧,也算得上是一种宿命。只是缘的深浅,就因人而异了。

而潮剧对于我,就像喝一碗清汤,不咸不淡。说不咸,是不管家里老人多热爱潮剧我却对剧目内容等等一无所知;说不淡,是明白一种传统艺术所赋有的深厚内涵因而对它始终保持着敬畏。就这样,在一无所知与保持敬畏之间,我和潮剧的故事展开着……

我从小就对潮剧配乐有一种偏爱。更合理地说,是对潮州音乐的偏爱。

不知你是否也有同感。即不管被现代如何同化,那都是外在,其实内心向往的,永远是那种古韵和淳朴。我就是这样一类人。《夏雨来》——小时候最喜欢看的潮汕短剧,抛去里面的种种幽默搞笑不说,最让人念念不忘的还是那些古朴的潮汕民居以及潮乐。宁静的正午,种满花花草草的庭院里,一个人,手握着小茶壶,悠哉地躺在藤椅上,伴着耳边的潮乐,昏昏欲睡。剧中这么一个短短的片段,却让我铭记了好久好久。我叫不出那首乐曲的名字,也不知道是何种乐器所奏,只是很莫名地,它就能给我一种“淡泊、宁静”的感觉。特别是在烦躁时,它更是一剂让人心安的良药。

偶然地,我也在潮剧中发现了这类潮乐的存在。不同于拜神做大戏时所用的那种强烈的乐曲,它的温婉也因此颠覆了我对潮剧的看法。我开始注意这个潜伏在身边已久的事物。印象中,逢年过节,爷爷都会用他那台个人专属的电视机,不厌其烦地播着潮剧。我永远记得那个电视摆得挺高,他就坐在椅子上,抬着头,那样专注地看着、听着。不懂欣赏的我常常怀疑老人家是不是真的看得懂,虽然现在想想我的怀疑有点多余。因为渐渐的我发现,爷爷似乎并不喜欢看那种大锣大鼓的潮剧,或许他更青睐的是有内容的作品。这也就导致跟着听习惯了的我们有时听到类似这悠扬的潮剧声,也会产生过节的错觉。但我喜欢这种错觉。

当然,我对潮剧音乐的偏爱很长一段时期是存在只听曲不听唱的层面。也许是现代的快节奏,让我们无法适应潮剧那种慢条斯理的唱法,更别提欣赏了。那样我可能会损失很多了,如果我一直都持着这种想法的话。幸而,在戏曲鉴赏课上,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在潮剧音乐方面又有新的收获。她的话大概是这样的,“很多人并不知道听潮剧要听什么,其实潮剧的有趣之处正是在于它的拖音。”这对于无法理解潮剧的拖拉的人,比如我来说,无疑像是听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我是如此好奇地跟着听了几句唱词,也乐此不彼地研究着这句拖哪个音,那句拖哪个音,这对于学中文的人来说,就如读诗时独爱看押的什么韵一样,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满足感。

到现在,我竟也能和爷爷一样,静静坐下来从一而终地看完一部潮剧。带着那份敬畏,心安,与好奇。这是最令我诧异的事情。我又感慨潮剧也不失为知识普及的好途径,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老一辈的人书读得少却懂得不少。

我与潮剧不咸不淡的故事依旧进行着,我仍旧不敢说我有多热爱它,但我知道,至少我比以前更理解它。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