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一朵蓓蕾初绽的茉莉花,美丽但不妖冶,芬芳而淡雅宜人,摇曳生姿却毫不张扬。这是看最近由广东潮剧院排演的古典喜剧《妙嫦追舟》中青年演员李莉塑造的“妙常”一角给我留下的印象。

舞台下,洗尽铅华的李莉显得羞涩、内敛,不过,谈起本次在《妙嫦追舟》中初次担纲演主角,这个不善言辞的女孩子还是有许多感慨。

说起来,李莉从艺之路还是经过一番曲折的呢。在李家的族谱中,上朝三代也没有一个名字是与潮剧粘边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李莉从小就对潮剧表现出一往情深的痴迷,还在读小学的时候,每天到厂电台播出潮剧节目时间,李莉就全神贯注地守在收音机旁一刻也不肯离开;而要是有戏班到乡里来“做大戏”,那对于小李莉来说简直就是节日。每次看完“大戏”回到家中,李莉就维妙维肖地模仿起戏里的角色,每每博得庄邻右舍的喝彩。但是,李莉的父母却不以为然,一心希望李莉读书考大学的他们对女儿的“演技”不屑一顾,并以“不务正业”为由极力阻挠。然而,小李莉不知哪里来的一股执拗劲儿,不但没有放弃,而且经常长途跋涉到揭阳偷师学艺,初中一毕业,又背着父母投考了汕头戏校,竟然一举考中!

五年戏校的正规训练,还有两年“跑龙套”的默默无闻的经历,个中滋味非外人所能体会,然而如今回想起来,所有的酸甜苦辣似乎都化作月白风清,尤其是,当她站在舞台上,听到台下如雷的掌声响起,那一瞬间她深深明白,过往的种种磨难,都是这一刻焕然绽放的美丽的张本。

一个演员,要碰上一个好的剧本和好的导演并非易事,有些也许终其一生与好剧本好导演无缘。从这一点上说,李莉是幸运的。

《妙嫦追舟》这部移植自越剧的古典喜剧,经过编剧沈湘渠的精心雕琢,更显得美轮美奂,难能可贵的是,沈湘渠在移植该剧时是做了一番苦工夫的,他根据潮剧的特点、表演手段、演员条件以及观众的欣赏习惯、审美趣味等等对其进行地方化铺排,使其不论从唱腔还是音乐上,都是最具“潮”味的也最适合演员发挥的,用沈湘渠的话说,这是一个为一代青年潮剧演员“度身订做”的剧本,目的是培养和造就潮剧新人。而导演黄瑞英在这一点上更是不遗余力。

提起“瑞英阿姨”,李莉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她说“妙嫦”一角在行当上属“闰门旦”,而自己原来学的是“青衣”,初次担纲主角,又是跨行当的表演,这对自己无疑是一种挑战,多亏了瑞英阿姨一招一式言传身教。

谈话中,导演“瑞英阿姨”也夸奖李莉“进步很快”。她说,从演员的角度看,李莉的先夭条件不是特别优秀,但她肯努力,肯下苦功夫,正所谓“勤能朴拙”,从本次“妙嫦’一角来看,她从身段、唱声等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基本上能表现出门门旦温柔委婉的韵味,美中不足的是眼工上还缺乏训练,希望她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