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和有关老师索要最新的《潮剧年鉴》,却听闻《潮剧年鉴》只出版到2009年度,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出版了。很可惜,太可惜了啊。

从手头现有的《潮剧年鉴》看,年鉴一开始是由市戏剧研究室、市潮州音乐研究室和中国剧协汕头支会等联合编印。后来,因为机构的变化,几卷之后就一直由市艺术研究室编印。自1990年开始出版第一卷,至2009年卷,恰好20年20卷。

没有条件做调查,不清楚外剧种有多少个能坚持编辑出版剧种年鉴的,但可以预料肯定是寥寥无几。这是我们剧种的骄傲。没有达到相当数量的演出团体、演出剧目、演出场次和一批研究人员,没有尚可的生存状态,是没有条件做这件事的。年鉴的坚持出版,对剧种的研究、潮剧史的修编甚至中国戏曲的研究和中国戏曲史的修编,意义重大。

每一年的《潮剧年鉴》,都辑录了当年度海内外各潮剧团演出活动的情况,包括简介、建制、大事记、艺术骨干、剧目简介等内容,这也是历年年鉴最核心的部分。除此之外,年鉴还设置了《史海探珠》《文苑选粹》《艺林撷英》《报章集锦》等栏目,有选择性地辑录或约登有价值、有意义的文章。还有一个栏目叫做《文论辑目》,辑录了当年度潮汕各种大大小小报纸杂志和《广东艺术》《广东戏剧家》刊登过的有关潮剧的全部文章清单。

1990年出版后,1994年、2001年、2005年、2007年,年鉴在版式或内容上,都做了或大或小的一些改版,看得出编撰单位和编撰人员一直是用心思在经营这本刊物的。2007年起,《潮剧年鉴》改名《潮剧·艺术》,栏目根据形势的发展做了全方位的调整,保留了《院校·剧团》这一最核心的部分,并增加了话剧团、潮乐团等团体的介绍。其他栏目根据每年辑录内容的不同,都有不同的设置,比如有刊登优秀剧作的《潮剧新作》《潮风潮戏》,有具有时代特点的《网络空间》等等。

不管承认不承认,戏曲艺术现在都已经是一门受众群体不大的艺术,而搞戏曲研究,更是冷门中的冷门,是很寂寞的。《潮剧年鉴》对剧种今后的研究,意义很大,但不要说行外的人关注的很少,就是行内的,关注者也不多。每年《院校·剧团》的内容,不少剧团都很认真地撰写提供资料,也有一些剧团,完全就是敷衍,内容极其简单潦草,有的甚至以没有什么新内容为由连资料都不愿意提供。编撰人员在编后语中,也多次提过这种无奈。年鉴出版后,除了行内研究人员、一些老师和少数演员观众,愿意认真阅读收藏的人,真的很少。

所以,坚持编撰《潮剧年鉴》,要对潮剧有深厚的感情和责任感,要有做学问做事业的毅力,要有平和的心态。所以,历任《潮剧年鉴》的编撰者,皆值得褒扬和尊敬。

不知道《潮剧年鉴》为什么停办了,是因为缺少经费,还是院团漠视,还是编撰人员断层,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潮剧年鉴》对潮剧来说,功在千秋,时间越推移,价值越显现。有关单位能否好好研究一下恢复出版《潮剧年鉴》的事宜,各大院团也应该真正重视包括年鉴出版在内的各种剧种研究工作,这都是事关潮剧生存、发展的基础工程。

期待《潮剧年鉴》恢复出版,而且应该把已经缺失的2010年和2011年补上。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