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潮剧,发展的轨迹都是波浪式的。上世纪50、60年代,是迄今为止仍高山仰止的一个高峰;70年代人是物非,传统和经典七零八落;80年代迎来第二个春天,舞台百花齐放;90年代物是人非,人才极其凋零,还拱手交出了城镇舞台。进入新世纪,尤其近几年,潮剧的内外发展环境大为改善,开始走入新一轮的繁荣时期。一一道来。
首先是演员队伍的成熟和稳定。以张怡凰、詹少君、郑舜英、刘小丽、林初发等为代表的中生代演员挑起了剧种的大梁,陈立君、林燕云、王锐光、许佳娜等一大批30多岁的演员步入了成熟期。最难能可贵的是这批演员从业的趋势稳定,她们的舞台生涯和对剧种的影响,将会延续20、30年甚至更长,要不然,五朵金花再好,奈何艺龄都短到令人心疼。编导创的人才也开始有接班人,编剧有杜美云,导演有谢继顺、郑松明、张树桐,作曲配器有章振宇、杨穗丰、陈焕泽、陈彦桐、蔡宏佳,化妆有曾育妮、邱妙娜、王典文,等等。编导创新人的涌现,一扫10年前新人绝迹窘境。
专业剧团继续扎根农村市场,维持了较好的生存发展空间,其中一团当仁不让地稳坐号召力第一把交椅,戏金短短几年连续攀升,演出档期仍密不透风。庞大的农村市场,还催生了一批私营剧团,其中不乏汕头一团、澄海二团、饶平二团这样已经小有名气的剧团。城镇演出也有突破性的恢复,最有代表性的就是2013年开始的“周五有戏”。作为有关部门下定决心大力扶持的潮剧进城活动,无论从剧场建设、剧目安排、舆论宣传,都花了极大的心思,难度当然很大,困难也遇到不少,但都坚持下来了,不少演出还一票难求。在10年前,一张票卖几十元上百元,还能保证上座率,不敢想象。这是潮剧开拓城镇演出市场的崭新景象。
外部环境也大为改善。近几年,潮汕各地的乐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活动频繁。潮剧在民间的活跃,是潮剧生存发展真正的根基。乐社的涌现,对剧种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生存和发展,意义深远。媒体对潮剧的宣传力度也是前所未有,各大电视台天天播放经典剧目,潮州、揭阳电台都有专门的戏曲频道,汕头电台的《戏迷驿站》栏目,影响也很大。《汕头都市报》《汕头电视周报》都开辟了专门的潮剧版面,后者最近还与潮剧院联合开辟了《声色艺》专版。这与10年前,媒体难得一见潮剧报道的状况,天壤之别。
欣喜之余有忧虑,近几年,潮剧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专家和有识观众都对此忧心忡忡。比如剧团和演员出于生存需要,演出疲于奔命,很难沉下来研究提高艺术;剧种断层严重,又缺乏有序的组织,仅存的专家老师没有形成一个真正发挥了作用的艺术权威层,比较象样的艺术研讨和规范已经多年未见;年轻演员过多地学习外来的表演,缺乏融合,一些外地导演过度介入剧种,流于形式影响潮剧,而且影响面越来越大,这种情况已经是远远弊大于利;舞台上的唱念,南腔北调,缺乏规范,更缺韵味;潮剧的经典大都是上世纪50、60年代的集体智慧结晶,是剧种真正可以拿得出去的东西,近年的恢复上演对这些经典缺乏足够的尊重和敬畏,存在一些轻率修改甚至署名的情况。。。。。。这些问题随便哪一个都是一个大课题,近年业内和有关舆论,对此也多有提及,这是潮剧剧种要发展必须去面对和解决的。
《小生看戏》专栏自09年开栏至今,马上就要满5年。这是最后一篇文章,因此归纳式地谈谈个人对当今潮剧大方面的认知,也算是专栏的一个完结篇。感谢都市报为弘扬本土文化开辟出来的这个版面;感谢潮剧专业圈对专栏文章的宽容和理解;感谢广大读者对专栏的一路支持。谢谢,再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