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潮剧历史,从上世纪40年代以来,经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考证,目前比较统一的看法是潮剧源自宋元南戏(南曲戏文简称),是南戏衍化的,是南戏的地方化。潮剧诞生的绝对年代是公元1566年,即以明嘉靖丙寅年刻印的《班曲荔镜戏文》(即《荔镜记》)出版的时间为依据(有关此前有《荔枝记》前本的研究,但都没有准确的结论)。

近期,中山大学教授、戏剧专家吴国钦发表《潮剧溯源》(以下简称《溯源》)一文,对于潮剧诞生的年代提出了新的见解(文见今年《广东文艺研究》9月号)。

《溯源》除以丰富的资料论证潮剧“源自关戏童、秧歌”、“源自弋阳腔”、“源自正字戏”等论点的错误,以及肯定“源自南戏”的正确和南戏在流播中存在“潮泉腔”的论点外,主要提出了潮剧诞生的年代应为在潮安出土的《刘希必金钗记》的抄写年代,即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距今近580年(《刘希必金钗记》抄本中有宣德六年和七年,因剧本最后标明为七年,因此目前多采用此年代,即公元1432年)。

以《刘希必金钗记》为潮剧诞生的时间,《溯源》具体阐述了如下依据:

其一,在《金钗记》抄本中存在大量的潮州方言词。据作者辑录,在全剧67出中就有46出共有方言词113个(不包括重复使用)。

其二,嘉靖本《荔镜记》中有8支曲牌特别标明“潮腔”,而在《金钗记》中就出现6支,而且其唱词都押潮韵,极有可能是以潮腔演唱。此外,在戏文诗词中也有不少是押潮韵。

其三,《金钗记》出现不少潮州特殊名物风情的描述,如潮阳的灵山寺,凤城的洗马桥;元宵称“十五夜”,除夕称“廿九夜”;过年请客“食槟榔”的习俗等。

其四,《金钗记》是在潮州市出土,“这个附有锣鼓经和舞台提示的演出本在以潮州大锣鼓闻名的潮州被发现,应是特别值得注意的”。

基于以上理由,《溯源》提出了《刘希必金钗记》应是一个潮剧改编本,作为早期的戏文,存在潮语的正音和土音同时使用是不足为怪的。

1975年在潮安县凤塘镇出土的明代戏文《新编全相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刘希必金钗记》(简称《刘希必金钗记》)曾引起全国戏剧界的关注,不少专家学者也进行卓有成效的研究。就目前所了解的,有3点是统一肯定的:一是此本子是手抄的演出本,是全国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手抄剧本,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二是《刘希必金钗记》即是南戏早期剧目《刘文龙菱花镜》;三是本子中夹杂着不少的潮州方言词,是潮州本土艺人演唱的本子。

但对于《金钗记》是否是潮剧本子,则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南戏本子”;有的则认为是“潮剧的萌芽阶段”,对于标题上的“正字”,有的认为是保留刻本的“广告词”;有的认为是指“正字戏”;有的则认为是指“潮语的正音”等。

1958年在揭阳县渔湖镇出土的明代嘉靖年间手抄本《蔡伯皆》(即南戏《琵琶记》),不仅同样夹杂着潮州方言词,而且在最后比现存《琵琶记》原本增加“拷打三不孝”情节。据此,是否可以推断《金钗记》、《蔡伯皆》属于改编的本子,以利于潮州先人演唱;而《荔镜记》则属于以本土故事和语言创作的本子,是明显的潮剧本子。由改编到创作,实际也反映了潮剧由南戏衍化的过程。

《溯源》认为:“戏曲剧种的产生,常常以一次标志性的演出活动来标示。”“众所周知,京剧的历史是从1790年四大徽班入京为乾隆皇帝祝贺80大寿算起的”。从这一观点出发,潮剧的历史应从《金钗记》的宣德七年算起的提法是站得住脚的。

(陈俊)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